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分)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图是某学校师生对“MnO2催化H2O2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为lg/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请分析回答:
(1)可观察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                       
(2)写出上述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评价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1)复燃; (2) 2H2O22H2O+O2↑ (2分)   (3)BC

试题分析:可观察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复燃,因为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产生了氧气,氧气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实验中的药品用量不是太多,反应由于有二氧化锰存在,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所以反应速率较快,不会耽误时间,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实验探究】
(1)请你依据下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①溶液颜色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变成    色。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2)为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的方案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硫酸过量
乙同学的方案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丙同学的方案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
【实验评价】
①三个方案中只有    是正确的(填“甲”、“乙”、“丙”)。
②请分析另外两个同学方案错误的原因:
一个错误的原因是                         
另一个错误的原因是                      
【实验反思】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硫酸是否有剩余,还可选择一种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化学实验中常出现意外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①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27) 
②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时,若收集了一定量气体后夹紧b,c内反应物固体与液体无法分开,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28) 

③某同学向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发现冒气泡,则BaCl2溶液中 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29) 
A.盐酸                 B.硫酸             C.碳酸钠
④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装置气密性良好)。
【提出假设】假设一: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假设二: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30) 
【实验探究】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上述假设是否合理。

【现象与结论】
实验
现象
分析与结论

若:试管①中(31) 
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
试管③中液体变浑浊。
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 
结论:假设二成立。

若:试管①中出现白色沉淀,
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
试管③中无明显变化。
试管②中试剂的作用是(33) 
结论:(34) 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是分解H2O2中MnO2作用的探究。步骤①的作用是             ;步骤③反应结束后向试管中再加入5%H2O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把试管液体蒸干,全部取出称量,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5g。
(2)实验二是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其中能发生燃烧的是        (填“a“、”b“或”c),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的可能原因是            (选填序号)。
A.温度低于着火点        B.氧气消耗完        C.白磷消耗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 = Na2CO3+H2O  Ca(OH)2+ Na2CO3 = CaCO3↓ + 2NaOH
CaCl2+2NaOH = Ca(OH)2↓(微溶)+ 2NaCl    2NaHCO3(溶液)Na2CO3+H2O+CO2
NaHCO3+HCl =NaCl+H2O+CO2↑             Ca(OH)2+NaHCO3 = CaCO3↓+NaOH+H2O
②前期实验: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泡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的      ___________  ,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
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单杠、吊环项目时常用“镁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可能含有Mg、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固体,实验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
已知:MgO+2HCl = MgCl2+H2O
MgCO3+2HCl = MgCl2+H2O+CO2
(1)探究“镁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①取少量样品,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则证明“镁粉”中一定含有MgCO3

②为证明“镁粉”中是否含有Mg,小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图中b试管口上方,木条熄灭。但同学们指出,该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需要将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换成__________。小明按照修改后的实验方案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b试管口无明显现象,证明“镁粉”中______________。
(2)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MgO及Mg(OH)2
【实验过程】
Ⅰ。用MgO、Mg(OH)2和MgCO3三种固体分别做性质实验。分别取0.5 g三种固体粉末,每次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

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在下表中记录消耗的同浓度稀盐酸的体积(以下体积均在同一条件下测定,且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MgO
Mg(OH)2
MgCO3
消耗稀盐酸的体积 /mL
10.4
7.2
5.0
Mg(OH)2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Ⅱ。取“镁粉”样品0.5 g,加入上述稀盐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约为5.3 mL。
【实验分析及结论】
“镁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同学们认为还需要补充如下实验:分别取0.5 g“镁粉”和0.5 g_________,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分别为119 mL和140 mL。由此可知“镁粉”中含有Mg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镁粉”中除MgCO3外的另一种物质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所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黑粉中只有碳粉不溶解于稀盐酸。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只含C
②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无气泡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含C、Fe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们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色。
【实验二】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请回答:①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       (写化学式);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标号为A、B、C、D、E、F、G七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为了探究物质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1)观察外观:A为红色粉末,B为黑色粉,末其余均为白色固体。
(2)分别加足量的水振荡,A、B、F不溶,其他均成无色溶液。
(3)若向A、B、F中加足量的稀盐酸,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B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由此可知B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填“氢之前”或“氢之后”)。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另外四种物质的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C、D、E显红色。G中无变化,且G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G为_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确定余下的三种物质,同学们查阅了资料:CO2可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另取C、D、E中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用滴管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如图所示,若出现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试管中盛装的是Na2CO3溶液。

(7)若另外两种碱性物质分别是NaOH和Ca(OH)2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包括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