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发现一瓶没有塞上瓶塞的过氧化氢溶液,对该溶液中是否有过氧化氢的剩余,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⑴:该溶液中有过氧化氢的剩余。猜想⑵:该溶液中没有过氧化氢的剩余。

(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甲、乙、丙三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

甲:取适量试剂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猜想(1)成立,若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猜想(2)成立.

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入与甲等量的试剂,若有气泡产生,则猜想(1)成立,若无气泡产生则猜想(2)成立,理由是______(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丙: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与甲等量试剂于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1)成立

(反思与交流)1、敞口放置的试剂容易变质,所以要______保存。

2、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的分解过程中起________作用。除此之外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还可以______________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产生的氧气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氢水+氧气有气泡产,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密封催化加热 【解析】 (1)常温下过氧化氢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缓慢,产生的氧气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不能说明不剩余过氧化氢;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3)猜想(1)成立,说明有氧气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肥皂水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B. 黄豆和芝麻混合证明微粒间有空隙

C. 热水瓶中倒入热的食醋除去水垢

D. 用点燃灼烧法可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B 【解析】 A、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A正确。 B、黄豆和芝麻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微粒间有空隙,故B错误。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热水瓶中倒入热的食醋可除去水垢,C选项说法正确。 D、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线,D正确。故选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油的挥发 B. 酒精的燃烧

C. 矿石的粉碎 D. 铁丝的弯曲

B 【解析】 试题酒精的燃烧会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铁岭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二氧化碳

C. 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石蕊溶液变蓝

D. 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D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铁岭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这样会使酒精灯内的酒精流出,引起燃烧,故A错;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放在纸片上或玻璃器皿(易腐蚀药品)中称量,故C错;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潮阳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氯气与氧气一样具有氧化性,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加压易液化。氯气通入水中时,与水作用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1)写出一条氯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条氯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况下,黄绿色气体氧化性氯气+水盐酸+次氯酸 。 【解析】 (1)标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液化; (2)氯气具有氧化性,与水作用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3)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我说的氯气+水氯气+水盐酸+次氯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潮阳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氯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③②①④⑤⑥

C. ②③①④⑥⑤ D. ③②①④⑤⑥

C 【解析】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步骤是“查、装、定、点、收、离、熄”,故正确顺序为②③①④⑥⑤,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甘肃省兰州市升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4分)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b 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

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

态。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

   ,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每空1分,共4分) (1)< (2)a (3)B A 【解析】 (1)利用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判断即可. (2)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明显程度进行判断即可. (3)根据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分析A、B两种所示溶液的状态; 解答:【解析】 (1)由图象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2)从t2℃到t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甘肃省兰州市升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右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


 

A
 

B
 

C
 

D
 

X
 

MnO2
 

NH4NO3
 

CaO
 

NaHCO3
 

Y
 

H2O2
 

H2O
 

H2O
 

HCl
 

B 【解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