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
(2)等质量的碘固体和碘蒸气比较,碘蒸气的体积远大于碘固体.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1)从同种物质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去分析解答;
(2)从物质的体积取决于分子之间的间隔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碘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碘分子.碘固体和碘蒸气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所以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
故答案为:碘固体和碘蒸气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2)由于碘固体和碘蒸气的质量相等,说明二者含有的碘分子个数相等,碘蒸气中碘分子之间的间隔远远大于碘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碘蒸气的体积远大于碘固体;
故答案为:等质量的碘固体和碘蒸气,含有的碘分子个数相等,碘蒸气中碘分子之间的间隔远远大于碘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碘蒸气的体积远大于碘固体.
点评:理解物质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学会用微观知识解释宏观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废弃的电器需分类回收,以防污染环境.同学们对于含铁、铜、铝的废弃电子元件进行回收铜和铁,并得到铝盐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1)X的化学式:X
 

(2)写出金属废弃物与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其中一个即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选填“复分解”或“置换”)反应.
(3)由此可得出铁、铜、铝这三种金属活动与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简明方案,更高效分离出铁和铜,并得到铝盐溶液(说明:从金属的特性出发并结合金属的活动性入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填空:
5个铁原子
 
,显+2价的铁元素
 
,硫酸铁
 
,2个铁离子
 
,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写出一点);
(2)实验D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应
 

(5)实验E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某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此时烧杯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6)实验F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装置后面气球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析下面两个基础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

(1)图所示标号①仪器名称是
 

(2)溶解粗盐过程中,搅拌的作用是
 

(3)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在蒸发操作中,待蒸发皿中出现
 
填(较多或较少)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实验二】配制5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氯化钠质量和水的体积.(水的密度:1.0g/mL)
(2)称量:称量前对天平进行校准,然后称量如图2所示(右盘无砝码)称得的氯化钠质量读数为
 
 g.
(3)量取:选择量程为
 
(填10、50 或100 )mL的量筒,准确量取
 
g水.
(4)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配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装瓶、贴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李明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李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
【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
 
含有铵根离子
(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没有
 
存在,
一定有
 
存在
(3)取(2)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
滴加硝酸银溶液

 
有Cl-
【实验结论】
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李明同学立即得出结论:一定含有氯化铵和硫酸铵.
【实验反思】李明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
 
;请分析原因:
 

为了使李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要求你对上述实验进行改动,请写出你的做法是:
 
;请写出实验操作步骤(1)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1)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
 
;进入密闭容器内的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该实验与历史上法国科学家
 
的实验原理相同.
(2)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3)此实验还可得到氮气的化学性质是
 

(4)如实验中发现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超过了瓶内空气体积的
1
5
;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5)该实验还存在的一个安全隐患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A+HCl═B+H2O            
 C+H2═E+H2O (E为单质)
B+NaOH═D+NaCl
(1)若D为红褐色沉淀,则A为
 

(2)若D为蓝色沉淀,则A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海域辽阔,盛产海带,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坩埚、铁架台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2)步骤②浸泡溶解中,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
 

(3)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该操作中除用到铁架台、烧杯、滤纸外,还用到的仪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