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图中的粒子共表示4种元素,表示阳离子的是B(填字母代号,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BC.
②粒子A和B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用A、B表示元素符号).

分析 (1)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质子数判断元素的种类;根据当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是阳离子;当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是阴离子分析;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2)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由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有4种,图中粒子共表示4种元素.在B中,由于核内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是阳离子;AB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2)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A质子数为17是氯离子,化合价为-1价,B是铝离子,化合价为+3价,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化学式为:AlCl3
故答为:(1)4;B;ABC;(2)AlCl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
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
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
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任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  说明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碱性,管②附近的溶液呈酸(选填“酸”、“碱”或“中”)性.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乙同学、丙同学将试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试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不足(或酸液残留在管壁上等).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恰好褪去(或立即消失).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原因是实验中滴加酚酞的溶液变为无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因酸过量而呈酸性,故用pH试纸来确认.
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或酸),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溶液时消耗了少量酸.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
甲同学取55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g水后,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2%.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碱性增强.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2SO4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这种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3-4-11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进行对比.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C中溶液先变红色,B中溶液后变红色.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02468101214
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62.07.011.0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蓝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NaCl和HCl(或氯化钠和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4Al+3O2=2Al2O3
(2)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
(3)食品包装袋内常用生石灰做干燥剂,其原因是CaO+H2O=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以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杂质为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晶体(ZnSO4•7H2O)的流程如图所示.

(1)若实验室需要用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和烧杯,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散热.
(2)若X是一种金属,则应该是锌,滤渣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铜和锌,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流程最后获得ZnSO4•7H2O晶体前省略的操作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HCOOH$\frac{\underline{\;浓硫酸\;}}{△}$X+CO↑
①则X是H2O(填化学式);
②氧化铜的颜色变化为黑色变红色,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CO+CuO$\frac{\underline{\;\;△\;\;}}{\;}$Cu+CO2
③澄清石灰水处的变化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④指出此装置的优点环保(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下列各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反应关系,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为CaCO3G为H2(写化学式);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H2SO4+Fe=FeSO4+H2↑.
(3)A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离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u、C、O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②浓氢氧化钠溶液;③饱和氯化钠溶液.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