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如图所示为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
(1)在此实验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强调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通氢气前气体必须验纯;导气管需要通到试管底部;这两个步骤是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的化学性质,为此还有一实验步骤需要注意,实验开始先通入氢气,再点燃酒精灯,防止发生爆炸.
(3)某同学按照要求规范的进行实验,在实验后发现所得的固体中除有一种红色光亮物质外,还有一种砖红色物质,后在查阅有关资料时,找到这样的叙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氢气+氧化铜$\stackrel{△}{→}$氧化亚铜(砖红色)+水    第二步:氢气+氧化亚铜 $\stackrel{△}{→}$铜+水
根据这个知识,请分析该学生在这次实验中所得该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②.①部分氧化铜没有被还原  ②反应中加热时间不够  ③停止加热后,又被氧化为氧化亚铜.

分析 (1)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叫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分析;
(3)根据氧化铜是黑色,氧化亚铜是砖红色分析.

解答 解:(1)氢气得到氧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
(2)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通氢气前气体必须验纯;导气管需要通到试管底部;实验开始先通入氢气,再点燃酒精灯,防止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可燃性;通入氢气;点燃酒精灯.
(3)氧化铜是黑色,氧化亚铜是砖红色,所以①部分氧化铜没有被还原,应该得到黑色粉末;②反应中加热时间不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③停止加热后,又被氧化为氧化铜而不是氧化亚铜.所以该学生在这次实验中所得该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②.
故答案为:②.

点评 本题考查氢气作还原剂的相关问题,除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外,还要能从所给的资料中提取信息解决新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从近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SO2(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CD.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取暖     D.风力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写出一种实现“低碳”的好方法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自然界减少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婴儿配方奶粉中含有蛋白质、糖类、钙、铁、硒等营养成分,这里的钙、铁、硒是指元素(填“元素”、“单质”或“化合物”).
(2)用下列材料的对应字母填空
A.金属材料       B.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合成材料
①棉花、羊毛属于B;
②可用于制造人造骨、航天飞机等的钛合金属于A.
(3)制造硬币涉及到Fe、Cu、Al、Ni(镍)等金属,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H2SO4=NiSO4+H2↑        Fe+NiCl2=Ni+FeCl2
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置换反应.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l、Fe、Ni、Cu(用元素符号表示).
(4)工业炼铁可以把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在高炉里和CO反应,生成单质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①氧化铁(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
②2000t含氧化铁84%的赤铁矿中理论上可炼得含铁98%的生铁1200t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熟石灰除去土壤中的硫酸       ②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③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A.①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面疙瘩、手擀面、馄饨等常作为主食被端上人们的餐桌,其主要原料是面粉,此类食品的美味程度除了与烹任手艺有关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面粉的新鲜程度,因为面粉久存后,在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微生物等作用下、会生成有机酸而产生酸败的现象.要判断面粉是否新鲜,用很常用的化学试剂就可以作出结论,下面就是小张同学的实验过程:
步骤一:取甲、乙两只均盛有40mL自来水的锥形瓶,分别加入5g新鲜的面粉和5g待测的面粉,搅拌直至面粉液中不存在任何面团.
步骤二:在配好的面粉液中,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试液,此时,观察到锥形瓶中的液态物质不变色.
步骤三:如图所示,用滴管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到锥形瓶内的物质显浅红色;并且在1~2分钟内不再褪色为止.分别记下消耗掉的氢氧化钠溶液数量(滴数)N、N
(1)关于配好的面粉液,小张认为:该面粉液就是溶液,因为此时面粉液中已不含任何面团.你认为小张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小张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数据N、N来判断面粉是否新鲜,若N<N,则面粉已不新鲜了.
(3)你认为小张的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①应在锥形瓶内的物质刚好显红色时,记录完滴数;②应在密封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糖类代谢的相关问题:
(1)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但平时我们食用的绝大多数糖类物质(如淀粉)不能直接被人体所吸收,需要在消化道经过唾液、肠液、胰液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然后通过小肠壁进入循环系统.
(2)糖类物质在人体内最终会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物质.
(3)如图为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流经某器官的含量变化情况示意图.其中横坐标代表血液流经的某些器官,那么Ⅰ表示的器官可能是小肠或肝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铅是一种重金属,铅和铅的化合物有很多用途,如蓄电池等,但铅类化合物大多有毒,燃煤厂、金属冶炼厂等都有主要的铅污染源.铅一旦进入人体会累积,对人脑、肾脏和造血功能有损害.为了了解环境中的铅污染问题,小明与同学进行了如下的调查研究.

(1)据报道,儿童从空气中吸入的铅量是成人吸入量的1.6~1.7倍.为了研究这个现象,小明在阅读资料时,看到了如下实验数据:
离地面高度(m)0.81.01.21.41.61.82.0
铅的浓度(ug/m31.100.980.910.720.660.540.50
从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结果是离地面越低(高),含铅量越高(低);铅和铅化合物密度大.
(2)查阅资料时,小明又看到了如图,图中记录了离某公路不同距离处种植的卷心菜中铅的含量.由该图推测:卷心菜内里叶片的铅可能直接来于土壤(根系吸收),造成卷心菜外围叶片含铅量不同的重要原因汽车尾气含铅,离公路距离不同;空气中含铅量不同;有燃煤厂、金属冶炼厂等.
(3)在走访调查中,小明观察到某乡镇颜料厂排出的废水带有颜色,经鉴定含有铅.为了测定废水中铅的浓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废水样品$→_{①}^{化学处理}$含Pb2+溶液$→_{②}^{铬酸钾}$铬酸铅沉淀$→_{③}^{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上述步骤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步骤②(选填“①”、“②”或“③”);在实验室里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等,还需要的材料是滤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
③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发现了湿法冶铜的方法
④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A.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是Ca(OH)2的部分化学性质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A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3)将这三个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静置,观察到上层溶液为无色,底部有白色沉淀.取少量上层溶液与足量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综合分析可知: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酞和NaCl,可能含有的溶质是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