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铜螺丝和钛合金镜腿.
(2)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的原因,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2+CO2+H2O═Cu2(OH)2CO3
(3)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此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结合镜片材料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化学在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析 (1)根据材料的分类知识进行分析;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未知反应物的化学式;
(3)根据题意,溴化银受强光照射时会分解为银和溴Br2,当光线变暗(弱)时,银和溴在催化剂氧化铜的作用下,又重新化合生成溴化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可从化学材料的开发意义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铜螺丝和钛合金镜腿属于金属材料;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2+____+H2O═Cu2(OH)2CO3,反应物中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3、2,铜原子数未知,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氧、氢、碳原子个数分别为2、5、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应该有2个铜原子,则每个____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3)溴化银受强光照射时会分解为银和溴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r$\frac{\underline{\;光照\;}}{\;}$2Ag+Br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当光线变暗(弱)时,银和溴在催化剂氧化铜的作用下,又重新化合生成溴化银;从镜片材料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可以看出化学在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
(1)铜螺丝和钛合金镜腿;
(2)2   CO2
(3)分解;催化;化学在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以及掌握物质的分类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利用可燃物燃烧,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膨胀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该实验中观察到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
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浓硫酸的溶解
D.
该实验可用于检验铵态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1)2个氢分子2H2
(2)铝元素Al
(3)+3价的铁元素$\stackrel{+3}{Fe}$
(4)2CO22个二氧化碳分子
(5)$\stackrel{+2}{Mg}O$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6)Na+钠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如图是一款应充电宝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铁或铜,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
(2)充电宝的铁制插头在日常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铁生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一步化学反应如下,请完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Fe+O2+2H2O═2Fe(OH)2
(3)写出只有一步反应表示铁比钢活泼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4)结合电池从早期的干电池发展到现在的锂电池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化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防冻”③有利于改良酸性土壤,调节pH.期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或酸根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进行C图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
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证明有水生成.
(4)用D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时,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的一项改进是将小试管放入冷水中.
(5)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功能装置.
①若用于制氢气,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氢气,A应与C(填“B”或“C”)相连.
②若X是稀盐酸,Y是石灰石,用甲、乙两装置可组成发生、净化、收集CO2气体的系列装置.若乙中放入饱和NaHCO3溶液,则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入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若乙中放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干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市场上某补钙剂的说明书如右图所示:
(已知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30)
(1)葡萄糖酸钙[(C6H11O72Ca]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
(2)此补钙剂中每片钙片含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
(3)每天能补充钙的质量为0.03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写出符号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2)纯碱中的阴离子CO32-
(3)硝酸亚铁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Fe2+
(4)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5)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7}{KMn{O}_{4}}$;
(6)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张宁和刘明同学学习完酸、碱、盐后发现: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通过学习知道,碱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离解出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呢?请你帮助他俩完成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Na2CO3属于盐(填“酸”、“碱”、“盐”),为什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进行猜想】猜想一:Na+使酚酞溶液变红;猜想二:水分子使酚酞溶液变红;猜想三:CO32-使酚酞溶液变红.
【设计实验】(1)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一不成立.
(2)刘明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他的理由是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振荡出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
总结: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猜想三正确.
张宁对此结论有些质疑,于是他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中,CO32-和H2O发生如下反应:CO32-+H2O=HCO3-+OH-
【得出结论】Na2CO3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