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B. 它们的构成上都含有氢分子
C. 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
D. H2属于单质而H2O,H2O2属于氧化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知识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和水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B. 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 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可以大大降低水的硬度
D. 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9届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H2CO3═CO2↑+H2O
B. 2HgO2Hg+O2↑
C. 2H2O22H2O+O2↑
D. Mg+CuOCu+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自治区山南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是_____,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_____(填字母代号),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_____。
(4)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代替氯酸钾制取氧气,则优点是:_____(填序号)。
A 生成物只有氧气,B 不需加热 C 只需加热
(5)B装置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请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_____(填序号)
A 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 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 加热锥形瓶
(6)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请写出氯酸钾加热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具有的性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自治区山南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____。 (4)氯元素:____。
(5)5个铝原子:____。 (6)3个亚铁离子: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自治区山南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较准确地量取16毫升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
A. 烧杯、玻璃棒、量筒 B. 10毫升量筒、胶头滴管
C. 25毫升量筒、胶头滴管 D. 量筒、漏斗、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海水晒盐可制得粗盐,粗盐除氯化钠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定的一套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溶性钡盐有剧毒,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破坏体内一系列生理活动。
(1)步骤①中溶解粗盐时所加水的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少会造成精盐的产率_____(填“偏高”或“偏低”)。沉淀B中共有_____种物质。
(2)符合试剂X要求的是_____(选填字母)。
A 碳酸钙
B 氢氧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氢氧化钙溶液 E 氢氧化钾溶液
(3)甲乙同学为了证明滤液C是否有盐酸剩余,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 | 取样,加入足量AgNO3溶液。 | _____ | 盐酸有剩余。写出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乙 | 取样,加入适量的_____溶液。 | 有气泡逸出 | 盐酸有剩余。 |
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方案不严密,请说出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B. 通常把pH<7的降水称为酸雨
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下列混合气体通入如图所示装置,能收集到一种较纯净干燥的气体的是( )
A. CO2、H2O、CH4
B. CO、H2O、CH4
C. CO、H2、CO2
D. CO2、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