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下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学科王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甲同学从上图中选择A、E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用胶皮管连接装置A和E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收集气体前,应将集气瓶装满 并盖上 。收集氧气还可选用的装置是 。
(3)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II: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III: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
则猜想 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简单的实验方法是 。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 (选填“是”或“否”),为什么? 。
【答案】(1)锥形瓶;(2) 2H2O22H2O+O2↑ ; 润湿 ; 水 ; 玻璃片 ; C ;
(3)[实验验证] Ⅰ和III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内;
[拓展延伸] 否 ; 是因为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2)B装置属于固液体常温下的反应,故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生成的是水和水;E装置属排水法收集氧气;用胶皮管连接装置A和E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收集气体前,应将集气瓶装满水,并盖上玻璃片;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C装置;
(3)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说明二氧化锰没有分级测试氧气,猜想1 和3错误;若锰酸钾分级测试了氧气,只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内,若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锰酸钾分解生成了氧气;
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由于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故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会加快。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铁 B.碳 C.铁、碳混合物 D.硫酸亚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 法提纯硝酸钾。
(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4)10℃时,将12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油锅中着火用锅盖盖灭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取10g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硫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14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23.9g。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2)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2)连接装置B、C可用来验证CO的还原性,装置B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装置C中出现白色沉淀。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CO2气体通入装置E中,则装置E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 (填写序号)。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方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先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 | pH逐渐变大,最后pH7 |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
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
方案二:
如下图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路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方案二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 若生成蓝色沉淀 | 氢氧化钠有剩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
若没有明显现象 |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
小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没有明显现象也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他认为还需要补充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
补充方案 | 取上述少量方案二所得溶液于试管,加入________(填一种试剂的名称),观察现象 | ____________ |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有 (填编号);
a.面粉 b.食盐 c.白糖 d.牛奶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甲的溶解度 (填“>”、“<”或“=”)乙的溶解度;
②t1℃时,将50克的甲加入到100克的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克;
③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假设水分没有蒸发),则与原溶液相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物质。
(3)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①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②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编号)。
a.大于40℃ b.小于40℃ c.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
起 作用。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_ ;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是 和 (填序号)。
(6)若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