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编号 | 锥形瓶内物质[来源 | 最终得到 CO2 体积/mL | |
名称 | 质量/g | ||
① | 碳酸钠 | a | V1 |
② | 碳酸氢钠 | a | V2 |
③ | 白色粉末 | m | V3 |
分析 【初步探究】
显酸性溶液pH小于7,显中性溶液pH等于7,显碱性溶液pH大于7;
【实验探究】
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论可以判断实验现象;
【反思应用】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初步探究】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 pH>7,说明溶液呈碱性.
故填:碱.
【实验探究】
装置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实验①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为了进行对比,表中m=a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如果猜想Ⅱ正确,则 V3=V2.
故填:CO2+Ca(OH)2══CaCO3↓+H2O;Na2CO3+2HCl══2NaCl+CO2↑+H2O;a; V3=V2.
【反思应用】
(1)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H2O+CO2↑,
106 44 84 4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V1<V3<V2.
故填:V1<V3<V2.
(2)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馒头、面包疏松多孔.
故填: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馒头、面包疏松多孔.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以补充铁元素 | |
B. | 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以饮用 | |
C. | 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 |
D. | 防止“碘-131”核辐射,吃大量的加碘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碳酸钠10g、碳酸钙10g | B. | 铁5.6g、锌5.6g | ||
C. | 铁8.0g、氧化铜8.0g | D. | 碳酸钙10g、碳酸镁1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酱油中加适量的“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 |
B. | “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 | |
C. | 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少吃蔬菜和水果 | |
D. | 生活中不能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烹调食物,是因为亚硝酸钠是有毒的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灼烧闻气味能鉴别棉纤维和羊毛 利用蒸馏水可以区分氯化钠和硝酸铵 | B | 在离子中,核电荷数=中子数=质子数 H2SO4、NaOH、NaCl的溶液都导电 |
C | 遇碘酒或碘水变蓝的食品中含淀粉 检验二氧化硫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 | D |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纯碱不是碱、显碱性,可用作洗涤剂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NH4NO3固体溶于水 | |
B. | ![]() 煅烧石灰石 | |
C. | ![]() 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2SO4加入金属 | |
D. | ![]() FeCl3和H2SO4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