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锶元素的图示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1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B. 图2是锶离子结构示意图
C. 从图3中可以看出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D.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下图是某种品牌的 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
[用法用量]每次一片,每天 2 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CO3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
(2)CaCO3 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 1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他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A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乙进行了图B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①你认为______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
②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若用A 装置制取氧气,则①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任答一点);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观察到_______时才能收集。
(3)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4)写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
(5)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
①若实验室要制取少量氢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____(填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_。
②实验室常用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_方法收集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A. N2 + O2 = 2NO
B. 2CO + O2 = 2CO2
C. 2H2 + O2 = 2H2O
D. N2 + 3H2 = 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用足量的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偏小),请写出两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_该反应属于____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2)乙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果实验失败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______.
(3)丙同学:打算用铁丝替代红磷,实验能否成功?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
(4)燃烧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氮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中矿泉水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本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氯化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
②三个钙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
③用结构示意图表示Cl-的核外电子排布_______。
④请在偏硅酸化学式中标记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⑤矿泉水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将1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 35.2 | 58.4 | 82.6 | 107.6 |
(1)第1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 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 实验2中自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 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