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条件下,物质A( )与B(
) 反应生成C(
)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是否发生变化?______(填“是”或“否”);
②物质分类的方法,在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
③反应中,参与反应的A、B、C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 否 AC 2:1:2
【解析】(1)构成物质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对比反应前后构成各物质分子的原子种类,判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的变化情况;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从微观角度来说,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3)根据分子的构成,对比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判断参加反应的各种分子的个数比,即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
解:(1)反应前的物质A与物质B的共五个分子分别由两种原子构成,反应后的四分子中依然只含有这两种原子;因此,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2)物质A的分子、物质C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因此这两种物质属于化合物;物质B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因此物质B为单质;
(3)反应前有2个A物质的分子和3个B物质的分子,反应后有2个B物质的分子和2个C物质的分子;因此,该反应是2个A物质的分子与1个B物质的分子发生反应,生成2个C物质的分子;所以,A、B、C三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現出颜色变化美. 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B.铁钉放入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加热玻璃管中的铜粉,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②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③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
④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看到右上侧漫画,你的感想是:______________(解读漫画或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枣庄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特色美食更是遍布各地,令各路“吃货”流连忘返.
(1)薛城“枣糕”深受游客喜爱。枣糕的主要成分是面粉,面粉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____。制作枣糕使用的 大枣中含有丰富的铁,此处的“铁”是指铁_________,(选填“单质”、“元素”、“合金”)。在烘焙枣糕时,常用碳酸氢钠做发酵粉,该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俗称是____________。大枣适宜生长在弱碱性的土壤中,若经检测土壤的pH为2,则需向土壤中加入___________使土壤适宜大枣生长。为增强枣树抗寒、抗旱能力应多向土壤中使用________肥。
(2)峄城“石榴”汁多味美,齿颊生津。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缺乏维生素C易患______________ 。
(3)某位游客旅游中午餐的选择如下表:
食物 | 枣糕 | 矿泉水 | 石榴 | 虎皮青椒 |
用量 | 2块 | 2瓶 | 1个 | 1份 |
为了做到饮食均衡,满足身体的需要他还需要补充__________。(填对应字母)
A.王妈手撕兔 B.干煸豆角 C.烤红薯
(4)自行车已经成为枣庄人民常用运动健身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如图是一款自行车的示意图,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合金的是____ ;车架表面刷油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在操作方面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若要验证二氧化锰和红砖粉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率的高低,应选择收集氧气的装置为_________。
(3)用下图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或b)端进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且H2从a端通入,则此装置应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小花将得到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她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在互联网查阅到如下资料: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在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实验后,小明准备用如图装置来测定反应后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请一起完成以下问题:(除碳酸钠以外,其它物质与盐酸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
①F中的试剂应为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其作用是__________。
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固体完全反应后,A处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兴趣小组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些不合理,指导同学们更换了其中的一种试剂并去掉了一个装置后实验得到了完善,并测得20.0g粗产品只能产生0.44g CO2。你认为更换后的试剂是_______,去掉的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对应的字母)。原实验中实验值0.48g比正确值0.44g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操作均正确)。
⑤若改进后去掉H装置,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⑥数据计算:根据正确值0.44g求得了粗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CH2O2)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相同浓度不同种的酸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反应越剧烈,酸性越强。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若向蚁酸溶液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则试管中溶液的pH值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__元素,根据____________定律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3)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若猜想②成立,则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4)(5)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5)小华同学用pH试纸测等浓度的蚁酸和稀盐酸,发现稀盐酸的酸性比蚁酸的酸性强。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比较二者的酸性强弱,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 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 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 D. 试管触及灯芯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