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 用水不能区分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因为它们的水溶液都是无色的
C. 98%的浓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最终所得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49%
D. 向置于空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研究小组将打印机墨盒中的墨粉倒出,发现全部是黑色粉末,于是对墨粉的成分进行下列探究:
【提出猜想】该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1)小明认为不可能含有氧化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①四氧化三铁具有磁l生,能被磁铁吸引;
②金属氧化物能溶于稀酸。
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③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腌制的泡菜虽然富含亚硝酸盐,但多吃无妨
B.焊接金属时用氧气做保护气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D.回收各种废弃材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片区合作共同体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有一包粉末,已知其由BaCO3、Cu(NO3)2、Na2SO4、NaCl、NaOH中的几种组成,现对其做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经充分反应,请回答问题:
(1)请写出该粉末加水后过滤I得到沉淀的物质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沉淀N的化学式:_________.
(3)步骤Ⅱ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色溶液②中一定存在的溶质(酚酞除外)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片区合作共同体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氮元素____; (2)2个钠离子___; (3)葡萄糖 _____; (4)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片区合作共同体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铜片插入稀硫酸:Cu+H2SO4=CuSO4+H2↑
B. 工业炼铁:FexOy+yCOxFe+yCO2
C.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4+H2O
D. 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CO2+CaCl2+H2O=CaCO3↓+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片区合作共同体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B.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工业盐NaNO2有咸味,也可以用来食品调味
D. 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缓解粮食危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三里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灌云县西片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0℃时,向2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