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作铅笔芯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天然气作燃料D.用氢气填充气球

分析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解答 解:A.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质软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性是物理性质,故B不正确;
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可燃性是物质在发生燃烧时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用氢气填充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小的性质,密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此题考查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化学性质是指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小明通过学习知道:Na2CO3、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Na2CO3溶液还会与石灰水反应.
【产生疑问】NaHCO3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反应吗?如果能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什么?
【进行试验】小明将NaHCO3溶液与石灰水混合,结果产生白色沉淀,已知Ca(HCO32能溶于水,碳酸氢盐在碱溶液中会生成碳酸盐.此白色沉淀是CaCO3(或碳酸钙);为了进一步了解生成的含钠化合物有什么,继续探究:
【作出猜想】①只有NaOH;  ②有Na2CO3和NaOH;③只有Na2CO3
【实验设计】步骤1:取少量上述实验后的上层清夜于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中性),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可知生成的含钠化合物一定含有Na2CO3
步骤2:将步骤1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往滤液中先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溶液先由无色变红色,然后红色变无色,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气泡产生,由此可知猜想②成立.
【拓展提高】若步骤1中未出现白色沉淀,则此时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HCO3═CaCO3↓+Na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2NaOH═Na2CO3+H2O
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Fe3O4
D.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运载火箭的动力反应2NH4ClO4$\stackrel{△}{→}$N2↑+Cl2↑+4H2O↑+2O2↑提供,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家利用从烟道气中分离出的CO2与太阳能电池电解水产生的H2合成甲醇(CH3OH)同时生成水,其过程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过程中用到的乙醇胺(C2H7NO)由四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7,C2H7NO中O的质量分数是26.2%(精确到0.1%).0.5mol C2H7NO中约含有3.01×1023个C原子.
②上述过程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于缓解温室效应.
③上述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e.(填编号)
a.烟道气      b.乙醇胺        c.H2         d.甲醇    e.H2O
④请任写一个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闻气味方法鉴别:NH3和O2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观察的方法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羊毛与涤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甲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的填空)

【查阅资料】
Ⅰ.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Ⅱ.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Ⅲ.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
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    想】
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
①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NaHCO3与水反应产生CO2.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NaHCO3与酒石酸能反应生成CO2
②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另取适量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Na2CO3
【小    结】
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加水或加热;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

(1)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是: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以上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改正D中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
(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NaOH和碱石灰共热制取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甲烷:
CH3COONa+NaOH$→_{△}^{碱石灰}$CH4↑+Na2CO3
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代号,下同),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D).
(4)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合理均可)(任答一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不同意 (“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
(3)小红按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样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试管中产生气泡黄色固体为Mg3N2
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酚酞溶液中 溶液呈红色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