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彩金属于(  )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 解:A、彩金是在黄金中加入铜、银等熔炼而成的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故选项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故选项错误;
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特性.但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小明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
(2)为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小明取等体积的98%和63.3%的硫酸,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根据右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ABD(可多选)
A.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
B.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
C.浓硫酸吸水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
D.硫酸浓度越稀吸水性越弱,到一定浓度后就失去吸水性;
E.开始两者吸水速度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水速度相差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淇淋融化B.干冰升华C.琢磨金刚石D.天燃气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的名称:①分液漏斗,②集气瓶.
(2)组装装置完毕,装药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实验中观察到水槽中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污染性的气体,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来制取,则进行该反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收集二氧化硫选用的是F装置,因此可知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的密度,F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要足量,其作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SO2+2NaOH═Na2SO3+H2O(用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1869年,发表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B.门捷列夫C.诺贝尔D.居里夫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世界最早的铁制品是距今5000年以上的埃及铁珠饰品,其上的铁珠现已被严重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  )
A.仅需水B.仅需氧气C.水或氧气D.水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它们具有如图所示关系.“-”表示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转化的方向,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若甲是HCl,则丁可能是CaCl2
B.若甲是HCl,则乙和丙中可能有一个为碱
C.若甲是Ca(OH)2,则丁可能是NaOH
D.若甲是Ca(OH)2,则乙和丙中至少有一个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A点表示的乙溶液为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3)t3℃时,将等质量甲和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丙(填“<”、“>”或“=”);
(4)将t1℃时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为加溶质或蒸发溶剂(填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C3H8OO2H2OCO2X
反应前质量/g6.012.800O
反应后质量/g007.28.8a
A.表中a的值为3.8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