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4Fe+3O2$\stackrel{点燃}{→}$2Fe2O3B.2Mg+O2$\stackrel{点燃}{→}$MgO
C.2CuO+C$\stackrel{高温}{→}$2Cu+CO2D.CaCO3$\stackrel{高温}{→}$CaO+CO2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stackrel{点燃}{→}$Fe3O4
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stackrel{点燃}{→}$2MgO.
C、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2CuO$\stackrel{高温}{→}$2Cu+CO2↑.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C11H22O7)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青蒿素分子共有40原子构成
B.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2:5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1)为了保证实验成功,采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目的是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 $\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2)石灰水变浑浊,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已经发生,原因是可能是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3)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温度冷却,C中液体倒吸,尾管处系一个气球,说明该反应还有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4)加热一段时间后即可看到固体粉末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还能看到红热现象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放(填“吸”或“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D.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牙膏(8~9)B.葡萄汁(2~3)C.番茄汁(3~4)D.西瓜汁(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 分别表示两种原子,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的模型图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A是无色液体,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B和C两种气体,根据如图所示关系,请完成问题:
①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H2O  ECO2  FH2CO3
②写出上述物质转变过程中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近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元素周期表中铕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6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D.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  )
A.甲实验中a、b对比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B.甲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C.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
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