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给轮胎打气,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是高炉炼铁时高炉内的化学变化过程:认真阅读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物质是(填化学式)CO;
(2)请写出高炉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取少量高炉中炼出的生铁放入烧杯中,
加入足量稀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当反应停止后,还可观察到烧杯底部有黑色不溶物,该物质是(填化学式)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2007年5月18日,某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一辆满载剧毒化学物质--硫酸二甲酯(C2H6O4S)的槽罐车发生泄漏.消防队员用喷雾水枪稀释车道上泄漏的硫酸二甲酯,但仍有部分药品流到路边农田中.硫酸二甲酯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1)1个硫酸二甲酯分子中含13个原子.
(2)小军认为将汽车和人群疏散,再用燃烧法来烧掉泄漏的剧毒物硫酸二甲酯.你认为这种做法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因为硫酸二甲酯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环境.
(3)写出文中涉及到的任意一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C2H6O4S+7O2$\frac{\underline{\;点燃\;}}{\;}$6H2O+4CO2+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柠檬酸和小苏打制汽水B.用蜡烛和小瓷碟制取少量炭黑
C.用鸡蛋壳和食醋制取二氧化碳D.用食盐水除铁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若以●表示氩原子,则氩气是以下列何种形式存在?(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淀粉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为了验证淀粉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提供了下面几种实验室常用装置.资料显示,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试管.
(2)甲同学选择了A,D,E,F四个装置正确安装后,验证并得出了淀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正确结论:甲同学装置连接的顺序是AEFD;A中的反应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乙同学用B装置代替A装置并采用了与甲同学同样的装置连接顺序,而且看到了与甲同学同样的现象,乙同学认为自己是正确的.B中的反应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D中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4)丙同学对乙同学的结论提出质疑:无法得出有水生成的结论;原因是从B中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水,乙同学认为丙同学的质疑是对的,两人研究后决定增加C装置,C装置利用了浓硫酸的性质是吸水性.再次连接装置的顺序是BCEFD,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以下物质不作为空气污染物计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测的是(  )
A.O3B.SO2C.CO2D.PM10、PM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物质变化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向盐酸中加水,溶液pH的变化
C.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是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用水灭火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洗涤油污时在水中加入洗洁精以溶解油脂
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都既与物理性质又与化学性质有关
D.同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同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