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根据如图甲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D或AF,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2KCl+3O2↑.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作的改动是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3)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如果利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如何验满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4)某学生想要通过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氨气来探究氨水具有碱性,而氨气不具有碱性,按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滤纸条用酚酞试液浸泡并晾干)
[资料]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2NH3+H2SO4═(NH42 SO4
分析: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氨气,防止污染.
B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Ⅰ.干燥气体;ⅡCO2+2NaOH=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同学看到滤纸条由无色变红色现象,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分析 集气瓶是常用的收集气体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图乙中,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氨气,防止污染;B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Ⅰ.干燥气体;Ⅱ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当观察到滤纸条由无色变红色现象,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1)集气瓶是常用的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集气瓶;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AD或AF;2KClO3$\frac{\underline{\;\;△\;\;}}{\;}$2KCl+3O2↑;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4)图乙中,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氨气,防止污染;B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Ⅰ.干燥气体;Ⅱ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当观察到滤纸条由无色变红色现象,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故答案为:吸收氨气,防止污染;CO2+2NaOH=Na2CO3+H2O;滤纸条由无色变红色;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验满、气体的污染和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鲜蛋会呼出CO2.下列物质能在蛋壳表面形成难溶性固体保护膜,因而可以作为鲜蛋保鲜剂的是(  )
A.稀盐酸B.C.石灰水D.食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我们常用的食物的成分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营养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明同学在厨房里做了如下实验:将一朵紫色的牵牛花泡在肥皂水里,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他又将另一朵紫色牵牛花放在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
请你根据小明同学的实验现象回答:
(1)肥皂水的pH> 7(填“>”“=”或“<”);
(2)小明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食醋;
(3)牵牛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石蕊试液性质相似;
(4)据2006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报道:用食用纯碱可鉴别真假红葡萄酒(红葡萄汁中含有色素),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红葡萄酒中的色素相当于酸碱指示剂,纯碱溶液显碱性,红葡萄酒遇纯碱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分,如图所示装置,用燃烧的方法测
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经磷燃烧的现象是发出黄光、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符号表达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上升约1个刻度,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从实验中可知其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
(4)为保证实验的成功,下列应做到的是A.
A.装置气密性良好B.加少量的红磷
C.用硫代替红磷D.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盐可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常见的可溶性盐有K+、Na+、NH4+等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常见的不溶性盐有硫酸盐中的BaSO4,盐酸盐中的AgCl和大部分的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过滤操作时一般是先静置再过滤,然后先过滤上层清液后过滤下层浊液,原因是防止浑浊液可以使过滤效果更好,防止堵塞滤纸;若经两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
(2)有水生成置换反应:H2+CuO$\frac{\underline{\;\;△\;\;}}{\;}$Cu+H2O
(3)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5)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6)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
(7)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2FeCl3+3Ca(OH)2=2Fe(OH)3↓+3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