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水分子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析 根据物质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氢气、氧气、水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据此解答.

解答 解: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正确;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由氢分子和氧分子变成了水分子,正确;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构成微粒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表1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表1
物质用途金刚石切割玻璃石墨作电极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征①硬度大②导电性③吸附性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大力植树造林.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CO(NH22+H2O.
(5)天然气中甲烷(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6)从表2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等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完全燃烧,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煤,放出的热量高于煤.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放出的热量/kJ
甲烷2.7556
3.6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学习知识就要融会贯通,你真正掌握了有关原子的知识了吗,下面通过“决定”来检测一下,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D.决定元素种类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过滤,④加热蒸发,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B(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A.左盘轻,砝码重 B.左盘重,样品轻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滤液仍浑浊.
(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液体飞溅.
(5)所得产物中主要的钾盐有氯化钾(或KCl)、碳酸钾(或K2CO3)、硫酸钾(或K2SO4)等(填化学式或名称)
(6)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装在三支试管中.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有气泡生成,证明溶液中有CO32-离子.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SO42-离子.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Cl-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NH4Cl和固体Ca(OH)2加热制得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NH3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直接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O2,O2由A口进入;若在装置中充满水,则O2应由R口进入(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将一种白色固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取淡黄色粉末D点燃放入气体C中,会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试回答:
(1)A、B、C、D、E各是什么物质:
A氯酸钾   B二氧化锰   C氧气   D硫   E二氧化硫
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2)写出上述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stackrel{二氧化锰}{\overrightarrow{加热}}$氯化钾+氧气,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辛太同学在四季的制作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季将花朵掰成花瓣B.夏季将葡萄糖酿成美酒
C.秋季将水果榨成果汁D.冬季将雪花做成雪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用来验证碳的还原性,请分析并回答:
(1)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中石灰水必须用新配制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Ca(OH)2═CaCO3↓+H2O.
(3)酒精灯加铜网罩的作用是使酒精灯火焰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4)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面现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m克加热后不久,剩n克固体残留物,m与n的关系是m>n(m≥n,m≤n,m>n,m<n=,简单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