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当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距离着火区 | |
B. | 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 |
C.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 | |
D. | 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 |
分析 A、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距离着火区;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涂上氢氧化钠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不能将尾气直接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立即打开排风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注意事项、防止爆炸的措施、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CO2(HCl) |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B | KCl(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Cl(Na2CO3) | 加水溶解后加入稍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
D | Cu(CuO) |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20g | |
B. | 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 |
C. | 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的丙 | |
D. | t2℃时,将70克甲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总质量为150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