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甲烷、二氧化碳的组成的相同点是都含有碳元素;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都含有氧原子;
(3)根据上述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合理即可).

分析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判断反应中所表现出的规律.

解答 解:(1)甲烷和二氧化碳在组成上的相同点是:都含有碳元素;
(2)从微观的角度看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其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3)由微观图中分子构成及分子个数可得,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而分子的种类改变,变化前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等;
故答案为:(1)都含有碳元素;(2)都含有氧原子;(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合理即可).

点评 根据微观示意图,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根据微观与宏观的对应关系,可以达到对所发生反应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中,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是磷、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点燃;
(2)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反应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分子间有间隔;
(2)“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②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m2(填“<”、“=”、“>”),理由为物质转化过程中元素质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集气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D或E,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3)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装置是D(填字母)
(4)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紫色变红色;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
ACO2CO点燃
BMnO2C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FeSO4溶液CuSO4溶液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DNaCl固体泥沙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也称胡瓜、青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表面有柔软的小刺.富含人体所需营养素中的维生素.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9%.
(3)人体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会得病. 人体缺乏碘 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乏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B.成熟的榴莲会散发出浓浓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A(填字母,下同),要得到更纯净的氧气的收集装置为F.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用正确的气体发生装置为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B装置的仪器②可以用注射器(或分液漏斗)代替,这样就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获得稳定氧气流.
(4)若如图G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c(选填“c”或“d”)端导入.用此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怎样证明已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处,如果复燃,则氧气已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