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氢气爆炸: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分析 氢气和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反应生成水.

解答 解: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故填: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点评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OH-;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2)图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该反应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图2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由此可见:得到同一物质,运用的化学反应原理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加热铜粉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固体逐渐变黑;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Cu+O2$\frac{\underline{\;\;△\;\;}}{\;}$2CuO,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碳酸钙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取16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反应时间∕st0t1t2t3t4t5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g160150140132124116116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44g;
(2)求该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有一种含有泥沙、氯化钠(可溶),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回答:
(1)采取过滤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泥沙;
(2)用活性炭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节约水资源;
(4)可用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的组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长颈漏斗.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A(填装置序号),而小明认为该装置有一个小问题,请你帮助他:问题是:没有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改正: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4)小明要制取少量CO2,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制取该气体的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序号)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①②③三种试剂的溶液,在Na2CO3溶液中加入①生成白色沉淀,在白色沉淀中加入②,沉淀溶解并产生气泡,然后再加入③又生成白色沉淀,能发生上述反应的试剂是(  )
A.BaCl2,H2SO4,CaCl2B.AgNO3,HNO3,KCl
C.KCl,H2SO4,CaCl2D.BaCl2,HNO3,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收集CO2时不能用B装置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用C装置来收集CO2时导管口下端位置应在b(选填“a”或“b”)处;检验所得气体是否为CO2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CO2═CaCO3↓+H2O.
(3)因实验需要,有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准备对装置做如下改进.甲组:将试管换成锥形瓶(配适当的双孔塞),以便制得较多量的CO2;乙组:将长颈漏斗换成普通漏斗,以使操作更方便.
你认为以上可行的是甲组的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集合图示来表示事物类别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图所示:请用类似的集合图表示: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2)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