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测定样品中元素的质量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资料:该塑料只含C、H 两种元素,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图中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置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判断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的依据是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F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中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4)根据实验前后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仪器D质量增重5.4g,仪器 E 质量增重 8.8g,则该塑料袋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6g.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偏大(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分析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3)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能被浓硫酸吸收,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塑料袋试样中的氢元素完全燃烧后全部转化到水中,水中的氢元素质量即为塑料袋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测定生成的水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偏大.

解答 解:(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置E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填:Ca(OH)2+CO2═CaCO3↓+H2O.
(3)判断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的依据是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样品中含有碳元素;
装置F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中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故填: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中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4)该塑料袋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frac{2}{18}$×100%=0.6g,
故填:0.6g.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测定生成的水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偏大.
故填:偏大.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测电笔
B.
测量物体的长度
C.
测定溶液的pH
D.
测液体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的用途仅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B.常温下的超导体可广泛用于输电导线
C.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t2℃时,将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t2℃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沉淀分析法(如图1所示)则:
(1)“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2)溶液M中含有的阳离子有钠离子、钙离子.
(3)确定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A.
A.取上层清液,滴加CaCl2溶液,如果无沉淀,则过量
B.向溶液M中滴加CaCl2溶液,如果有沉淀,则过量
(4)若沉淀A没有洗涤烘干,导致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判断沉淀A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滤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填“有”或“无”)白色沉淀,则洗涤干净.
(5)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106n}{m}$%(用字母m、n的代数式表示).
【方案二】气体分析法(如图2所示)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盛稀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2)通过称量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即可求得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3)理论上【方法二】比【方案一】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能被C装置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略去):
 
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为了保证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
完全反应,其操作是加入足量稀硫酸.
(2)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3)补充D装置连接一个和C装置完全相同的装置 (简要叙述).
(4)为了克服图2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1装置与A装置连接(A装置中原
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1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空气.
①反应前,断开B、C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排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②反应后,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C装置吸收.
(5)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8g,实验前、后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75.2g和79.6g,纯碱的纯度为98.1%(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6)某同学采用滴加足量Ba(OH)2溶液,生成BaC03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BaCO3质量,最终测得纯碱纯度为104%,假设原碳酸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有NaCl、NaHCO3.则可能的原因是B.(填字母.已知:NaHCO3+Ba(OH)2═BaCO3↓+NaOH+H2O)
A.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
B.样品中一定含有NaHCO3
C.样品中可能含有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以“铝、锌、铜的化学性质”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根据己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提出问题】铝、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制定计划】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在实验中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收集证据】你认为实验初①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原因是(1)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实验②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2)锌片表面产生气泡;
【解释与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有错误,其理由是(3)没有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稀硫酸的浓度不同;
【反思与评价】反思后甲同学对自己的实验进行了改正,其作法是(4)打磨金属片,把稀硫酸改为浓度相同;由此证明了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5)铝>锌>铜.
【表达与交流】我国的金属矿物资源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请你提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6)合理开发金属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体生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Zn2+和Cu2+
B.滤液中一定有Zn2+,可能有Cu2+和Ag+
C.滤渣中一定有Cu
D.滤渣中一定是Cu和Ag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