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

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 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C.测定某溶液的PH,先用水湿润PH试纸,再用玻璃棒蘸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九年级下二诊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下列软化硬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A.蒸馏 B.煮沸 C.沉淀 D.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初三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7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 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④若某同学实验时发现:最终倒流的水低于1刻度处,则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初三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清澈的泉水 C.清新的空气 D.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13分)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 约为5.6。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调查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

(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 、关闭弹簧夹 ,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3)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 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

丁装置中溶液

丙装置中溶液

pH

6.50

5.60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 (填“大于”“小于”“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 。

实验二: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用氧气测量仪测得收集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起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 (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 。

【结论与反思】

(6)由实验一、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O2 B.N2 C.CO2 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娄底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