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

(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

弄破试管底腐蚀橡胶帽 【解析】 (1)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可能会导致试管底部损坏; (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会使药液流到胶帽中,可能腐蚀橡胶胶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是由两种单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 C、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 D、每个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全章巩固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化学实验课后,老师在课后总结时列举了一些同学的做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药品的气味 B. 把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

C. 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 取用药液后的试剂瓶长时间未盖瓶塞

C 【解析】 A、正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是把瓶塞打开,用手在瓶口稍微扇一下,让少量气体飘到鼻孔,故选项错误;B、实验后的废液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故选项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正确;D、取用药液后的试剂瓶要及时盖上瓶塞,故选项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3.1原子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物理性质不相同 ②化学性质相同 ③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④是不同种物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A 【解析】 液态氧和氧气分别属于氧的液体和气态,是同种物质,由相同的分子构成,仅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其他都相同。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观察身边一些生活现象,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1)饼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的原因是什么?

(2)从冰箱中取出啤酒瓶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啤酒瓶外壁会出现“水珠”的原因是什么?

空气中有水蒸气;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 【解析】 (1)饼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 (2)从冰箱中取出啤酒瓶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会看到啤酒瓶外壁出现“汗珠”,是因为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猜想 B. 实验 C. 推理 D. 归纳

D 【解析】 “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属于猜想;“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属于探究中的实验;“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属于推理;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归纳。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D 【解析】 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而言的,是不同于反应物的物质,故它的组成与性质与反应物一定不同.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如下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放入药品 B. 收集气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

D 【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正确;B、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5.2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 题型:简答题

如图中甲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置的示意图,图乙是高炉炼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尾气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中高炉炼铁时焦炭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6)为什么图乙中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Fe2O32Fe+3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消除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点燃,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证明空气已经排尽产生热量(或提高炉温)产生一氧化碳因为生铁的密度大于炉渣的密度 【解析】 (1)玻璃管内的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为:3CO+Fe2O32Fe+3CO2; (2)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