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是某同学对初中所学气体制备等知识进行的整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需要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填“a”或“b”)端通入。
(4)某同学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连接A、D、E,打开活塞,发现E中逐渐变浑浊,则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为二氧化碳气体,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锥形瓶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CaCO3+2HCl=CaCl2+H20+CO2↑; b 不一定; 因为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锥形瓶。(2)用高锰酸钾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需要进行的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管。(3)实验室用装置A,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0+CO2↑;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b端通入,氧气密度不空气大。(4)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连接A、D、E,打开活塞,发现E中逐渐变浑浊,则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不一定为二氧化碳气体,原因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点睛∶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必须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高锰酸钾堵塞导管。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滨同学设计了实验,以探究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由此得出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用如下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现象:充分加热后,大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清石灰石变浑浊.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白色固体.
验证:(1)请你帮小滨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步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试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稀硫酸为例的反应关系(如下图)体现了酸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____色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它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4)写出图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Ba(OH)2反应,则X可能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aSO4固体受热时可分解为CaO,其化学方程式为 a CaSO4bCaO+ cSO2↑+dX↑。取2.72 g CaSO4充分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将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CaO和NaOH的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1.28g;再通过灼热的铜网,铜网增重0.3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4g B. SO2的质量为1.6g C. X化学式可能是SO3 D. 方程式中a:c=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 FeO | Fe2O3 | Fe3O4 |
颜色、状态 | 黑色粉末 | 红棕色粉末 | 黑色晶体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否 | 否 | 能 |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水、金刚石、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在做硫酸铜固体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 现象。溶解后,硫酸铜固体“消失”及液面比原水平线低的 微观解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离子的体积很小
C.粒子的体积变小了 D.粒子之间有间隔
(3)向Cu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①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 写出下列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③硫酸铜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也能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矾(主要成分为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用途:
【查阅资料】①KSCN溶液遇Fe3+变为血红色,遇Fe2+不变色;②Fe2+易被氧化为Fe3+;③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少量绿矾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没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再向试管中通入氧气,观察到溶液逐渐变红。该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亚铁分解的产物,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进行实验】
(1)连接好实验仪器以后,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好药品后,打开K1、K2,先向装置内通入一段时间N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关闭K1,点燃酒精喷灯,观察到A中固体最终变为红色粉末,B中的品红溶液褪色,说明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进一步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还有一种硫的氧化物,则硫酸亚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新型消毒、净水剂Na2FeO4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溶质是 (写名称);写出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2)操作Ⅰ的名称是 ;该实验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
(3)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