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维生素A(C20H30O)能维持人体正常的视觉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维生素A属于氧化物
B.维生素A中C、H、O的质量比为20:30:1
C.维生素A由C、H和O原子直接构成
D.维生素A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分析 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维生素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维生素A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根据维生素A的化学式C20H30O,维生素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0):(1×30):16=240:30:16=120:15:8,故错误;
C.维生素A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维生素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0):(1×30):16=240:30:16=120:15:8,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熟练掌握氧化物的概念、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明确分子和原子的关系.本题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曰,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在火把节当天,人们都围着高高架起的火堆载歌载舞.火堆燃烧时,将木块支起适当的高度后火会越来越旺,其主要原因是(  )
A.木块是可燃物
B.架起的木块着火点较低
C.架起的木块与空气中氧气接触面更大
D.架起的木块温度比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一种气体,其化学式为NO2,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B.+3C.+5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间隙较小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变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间隙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所选的发生装置是A的原因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条件是加热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所选的收集装置是E,该反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2)氧气能用C装置收集,其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此方法收集氧气较纯净的方法是在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集气
(3)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防止集气瓶内氧气被排出而影响实验
(4)氢气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用固体锌和液体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B,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氢气,收集氢气可选用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大、小人像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请举出一实例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合理即可);
(2)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一实例说明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NH4NO3、N2、NO2、NO这四种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物质是(  )
A.N2B.NO2C.NH4NO3D.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的冷烧杯内壁出现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