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土豆淀粉[淀粉:(C6H10O5)n]制成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 淀粉充分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 “土豆农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推广使用“土豆农膜”减少白色污染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莒县第三片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施用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可用作钾肥的是
A. NH4HCO3 B. K2CO3 C. CO(NH2)2 D. 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吕城片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 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C. 某物质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该物质一定不是氮肥
D.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明、小红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假设不含水),进行了有关实验。
(对固体成分猜想)
小明、小红两同学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OH;猜想Ⅱ:______;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请你完成猜想Ⅱ:_______。
(2)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_______,现象b为_______,则猜想Ⅱ成立。
(3)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4)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________(填化学式),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产生气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5)利用下图装置,小明认为称出样品的质量、装置H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再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而小红同学认为小明测出的值可能有较大的误差,从装置角度考虑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反思)
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面是四位同学提供的四种试剂,其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5.22克氯化钠 B. 用10毫升量筒量取7.5毫升稀硫酸
C. 用100毫升烧杯量取9.8毫升水 D. 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g;
⑵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甲,可采用______方法。
⑶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⑷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装置是用燃烧法来确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已知:C中的氧化铜是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A中的反应为2H2O22H2O+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若去掉B装置会对什么元素的测量结果有影响?____,会使测量结果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B. t℃时,M和N的溶解度均为40g
C. t℃时,N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D. 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