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瓶液体长期放置后不出现分层,该液体就是溶液
B.溶液可以是无色的,也可以是蓝色、红色的
C.溶质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液态或气态
D.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除特别说明外一般的溶液都是指水溶液

分析 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溶液可以有颜色考虑;C、根据溶质的状态考虑;D、根据水是常用的溶剂考虑.

解答 解:A、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瓶液体长期放置后不出现分层,该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可能是纯净物,例如蒸馏水,故A说法错误;
B、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是蓝色,故B说法正确;
C、溶质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液态或气态,故C说法正确;
D、水是常用的溶剂,除特别说明外一般的溶液都是指水溶液,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uO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8.4g
C.参加反应的CuO占原总质量的80%D.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是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B.拉瓦锡发现了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组成的
C.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
D.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元素排序,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ABCD
物质CO2(CO)Fe(Cu)Cu(CuO)NaCl(MnO2
除杂试剂CuOCuSO4溶液COH2O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2H:两个氢元素B.Mg2+:镁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
C.2H2O:两个水分子D.O2:一个氧分子;两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A、B、C、D是化学学习的常见物质,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其它反应物和部分产物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一种最常见的温室气体,A是CaCO3(填化学式).写出B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2)若A不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已知D是黑色粉末,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应满足什么要求?
(2)写出用B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小军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实验时,向热的面粉糊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一大烧杯里进行以下实验:烧杯中放置一支短蜡烛,周围放一些鸡蛋壳.点燃蜡烛,往烧杯中加入一些稀盐酸,回答:
(1)看到的现象:鸡蛋壳溶解,有气泡产生;蜡烛熄灭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写出盐酸跟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根据实验现象,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该气体具有的性质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4)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化学式为CaHb),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石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CaHb+(4a+b)O2$\frac{\underline{\;点燃\;}}{\;}$4aCO2+2bH2O.(a、b为正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