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表示构成单质的分子是图③(填编号),图②(填编号)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图①(填编号)中的分子构成的是化合物,图①中的分子化学式是H2O,图①中的分子能否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填“能”或“不能”).

分析 (1)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再判断分子的构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
(2)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①图中4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一个①的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其化学式为:H2O.
②图中6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为两种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两种分子均由同种原子构成,均为单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两种不同的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③图中5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属于单质,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图①中的分子是水分子,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③;②;①;H2O;能.

点评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对物质分类、分子的认识,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用微粒的变化分析物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
(1)写出图中标号d的仪器名称集气瓶.
(2)a中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c中试剂的作用是干燥氧气.
(3)请说明如何改正装置中的两处错误C中与试管相连的导管应伸入到液面以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实验Ⅰ:实验室制氧气.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塞进带导管和仪器A的双孔橡皮塞,关闭活塞C,向A中添加双氧水,塞上塞子B,将导管放入底部有少量黄沙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③控制活塞C,逐渐滴加双氧水,收集氧气并验满.
(1)写出仪器A的名称:分液漏斗;
(2)步骤③中,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复燃则氧气已满;
(3)步骤②中,塞进双孔橡皮塞的方法是:先把导管用水润湿,然后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导管,双手配合慢慢旋转插入;
(4)若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由端通入a(填“a”或“b”);
(5)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B
A.为了快速获得氧气,双氧水的浓度越大越好
B.在橡皮管上增加止水夹,可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C.在装置Ⅰ和Ⅱ间增加装有生石灰(一种干燥剂)的U形管,可制得干燥氧气;
实验Ⅱ: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表明:改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进行本实验,成功率更高,原因可能是获得的氧气更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该物质是(  )
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铵固体C.浓硫酸D.食盐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示意图中,处于稳定结构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的腐蚀已成为科技领域的重大问题.
(1)铁在空气中的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了防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防锈原理是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在铁路建设中,常利用以下反应制取铁单质:Fe2O3+2Al═X+2Fe,则X的化学式为Al2O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是小玲同学配制7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用如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④②①⑤③
(2)写出图②中明显的错误氯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3)配制溶液时需氯化钠的质量14g  水的质量56g
(4)如果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的不溶性杂质,配制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要除去这些杂质,采取的方法是过滤
(5)上述实验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按如图方式进行读数,将导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若将上述50g氯化钠溶液稀释为4%的氯化钠溶液,稀释的实验步骤为用量筒量取200mL水倒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2)B装置中反应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可能是CaCl2和HCl.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溶液不变红色.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ac(填序号)
a.pH试纸b.铜 c.紫色石蕊溶液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铁质下水管(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