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少量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
A.红磷B.氧化镁C.D.

分析 本题考査氧气的化学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具有可燃性的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和甲烷等有机物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了氧气具有氧化性,同时也说明了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以据此来完成解答.

解答 解:A、红磷可以和氧气反应,常做白炽灯泡内的除氧剂,来保护钨丝,故A正确;
B、氧化镁与氧气不反应,故B错误;
C、硫是淡黄色的固体,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气体,故错误;.
D、碳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气体,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氧气的化学性质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抓住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同学们应该认真掌握,综合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为某同学所做的实验及现象:

(1)实验一中发生两个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2)实验二中出现浅绿色固体.该同学对浅绿色固体的成分作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碱式硫酸铜[Cu4(OH)6SO4],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②Cu(OH)2分解温度为80℃,Cu4(OH)6SO4分解温度为300℃.
【猜想与假设】①浅绿色固体为Cu4(OH)6SO4;②浅绿色固体为Cu4(OH)6SO4和Cu(OH)2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①将实验二的试管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证明浅绿色固体中含有Cu(OH)2
②从实验二加热后的试管中分离出固体的操作有过滤、洗涤等.证明固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或Ba(NO32、Ba(OH)2]溶液,无沉淀生成,则固体已洗净.
③将②中所得固体溶于足量A或B或AB(选填序号),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A.盐酸 B.稀硝酸 C.稀硫酸
【结论】猜想②正确.
【拓展与思考】
若将实验二中的浅绿色固体浸泡在过量的NaOH溶液中,密封放置一天后,固体全部变为蓝色.写出此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Cu4(OH)6SO4+2NaOH=4Cu(OH)2+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11.2g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恰好能跟14.2g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粗盐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等).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使粗盐得到提纯:

(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2)通过蒸发M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结晶,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否(填“能”或“否”),理由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在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在计算产率时,该小组得的结果比其它小组的明显偏低,其可能原因是:蒸发时没有搅拌,造成液滴飞溅等(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点燃蜡烛,蜡烛燃烧的同时发生着蜡烛熔化的现象,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若用装置C收集O2实验中始终未能检验到O2已集满,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C(填序号).
A.装置可能漏气   B.药品用量可能不足
C.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底部    D.药品可能失效
(3)实验室可用硫酸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A(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提出问题】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知识储备】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
产 物
猜 想
CO2、H2OCO、H2ONH3、CO2、H2OCO2、CO、H2O
你认为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或反应前不含氮元素;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①A、B装置的顺序不能(填“能”或“不能”)颠倒;
②实验中用纯净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CO2和H2O;
③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粉末由白色变为蓝色,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由此推断丁同学猜想成立;
④请写出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Cu+CO2【反思与交流】
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氧气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当用过氧化氢溶液或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通常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完成后,把二氧化锰分离出来,可以发现分离出来的二氧化锰和原来的二氧化锰相比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特点解释的是(  )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C.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D.将湿手放到火炉上烤时干得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