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分析回答,为什么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学会从微观上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解: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难度不大,掌握从微观上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提供的材料,阅读、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9年1月,某市一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  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
 
(选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从上述材料能总结出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的一条化学性质是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3)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可能有
 

材料三:氧化铝(Al2O3)、氮化铝(AlN)都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矿业生产和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氧化铝(Al2O3)、氮化铝(AlN)能分别与氢氧化钠发生以下反应:AlN+NaOH+H2O=NaAlO2+NH3↑、Al2O3+2NaOH=2NaAlO2+H2O.NH3极易溶于水或酒精中,但不能溶解在动植物的油脂中(1体积水可以溶解大约700体积氨气).
(4)已知某氮化铝中可能含有碳或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种类并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学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提出了几种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对实验方案的讨论.
实验方案一:甲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反应后右侧注射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内收集到气体的量来进行计算.
主要操作步骤的顺序为: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c.从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不考虑氨气在NaOH浓溶液中的溶解);d.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数.
①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认为样品取用的量需要一定的控制,这是因为
 

②同学们还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顺序有点不妥,应作的修改为
 

实验方案二:乙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与甲同学的相比,仅仅在收集方法上不同.
③你观看了他的设计后,该方案中最后测得的气体的体积应该就是
 
 数.
④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方案最后所测得气体的体积将会偏小,甚至有可能得不到气体的体积数,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⑤丙同学在仔细思考后认为只要在广口瓶的水中加一种物质X(如右图示),就可达到目的,你认为X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它的作用是
 

⑥装置改良后,实验中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交流与计论:
⑦实验结束后,若观察到锥形瓶中还有固体,则样品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
 

⑧为确定是否还有另一种杂质,小李同学称取1g氮化铝固体样品用方案二的改进装置进行实验,装置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曲线所示,最后量筒内收到水的体积刚好500ml.(不考虑气体的损失,查阅资料得知实验条件下收集到的气体密度为0.68g/L),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李同学说明氮化铝样品中是否还有其它杂质?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大庆)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
蒸发结晶
蒸发结晶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BaCl2+Na2SO4═BaSO4↓+2NaCl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步骤②和步骤④
不可以
不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
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5)检验步骤④中Na2CO3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溶液已经过量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溶液已经过量

(6)加碘食盐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食盐中的碘酸钾(KIO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碘化钾(KI)变成碘(I2),化学方程式如下:
KIO3+5KI+6HCl=6KCI+3I2+3H2O
①向装有碘化钾和淀粉混合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食盐,若食盐中有碘化钾,则加入食盐后的实验现象
混合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混合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②小强同学欲测定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取10g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KI的和淀粉混合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使其充分反应后,调节溶液呈中性,再向试管中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Na2S2O3),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
当加入质量分数为0.237%Na2S2O3溶液2g时,I2恰好反应完全,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盐样品是否合格(已知Na2S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也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资料在线】
Ⅰ.金属钙的活动性很强,遇水即刻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产生一种气体.
Ⅱ.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Ⅲ.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的方法可制得氢化钙.
Ⅳ.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吸水后会变蓝.
探究一:定性分析
(1)对于“金属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如下猜想:甲.氧气,乙.氢气你支持
(填“甲”、“乙”)观点,理由是
钙与水反应若生成氧气,反应前后氢氧原子个数比不守恒(反应前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反应后会大于2/1)
钙与水反应若生成氧气,反应前后氢氧原子个数比不守恒(反应前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反应后会大于2/1)

(2)C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
-1
-1
,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H2+2H2O═Ca(OH)2+2H2
CaH2+2H2O═Ca(OH)2+2H2

(3)登山运动员常携带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固体燃料携带方便,且水是登山运动员必须携带物质,有水就能提供出高能量的氢能
固体燃料携带方便,且水是登山运动员必须携带物质,有水就能提供出高能量的氢能

(4)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可得到氢化钙,以下是反应装置图.

装置A 中装有锌粒和稀硫酸,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Zn+H2SO4═ZnSO4+H2↑;
,装置B 中装有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若要证明进入C 装置中的氢气已经干燥,在B、C之间应连接下图中的哪个装置:
(填①或②),现象是
无水硫酸铜不变色
无水硫酸铜不变色

(5)制备CaH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在溶液中滴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原因是
因为Ca+2H2O═Ca(OH)2+H2↑也能呈现相同的现象
因为Ca+2H2O═Ca(OH)2+H2↑也能呈现相同的现象

探究二:产物定量测定
测定原理:根据金属钙、氢化钙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原理,采用测定气体的体积的方法.
(1)取氢化钙样品与水反应,利用图1装置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时,在
B
B
即进行收集(填字母).
A.气泡连续均匀时
B.刚开始有气泡时
(2)利用该装置,测得的气体体积总是会偏小,同学讨论后采用图2装置测定气体体积.该装置的优点是
①排除了“因液体加入引起气体排出导致的气体体积测定误差”的可能;②避免了实验操作时,无论塞紧橡皮塞的动作多快,都会有气体逸散的可能;③胶皮管能使两支管内中气体压强保持平衡,便于管A中液体顺利流入管B;④评价气球:气球膨胀过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一下压强,以防氢气直接快速进入注射器,造成活塞脱落,导致实验失败
①排除了“因液体加入引起气体排出导致的气体体积测定误差”的可能;②避免了实验操作时,无论塞紧橡皮塞的动作多快,都会有气体逸散的可能;③胶皮管能使两支管内中气体压强保持平衡,便于管A中液体顺利流入管B;④评价气球:气球膨胀过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一下压强,以防氢气直接快速进入注射器,造成活塞脱落,导致实验失败
,如何实现A中的水与B中样品接触而发生反应
因为AB管连接处均有胶皮管连接,所以慢慢倾斜A管,直至液体流入B
因为AB管连接处均有胶皮管连接,所以慢慢倾斜A管,直至液体流入B

(3)称取46mg 所制得的氢化钙样品,注射器D开始时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处,反应结束后充分冷却,活塞最终停留57.04mL刻度处.试通过计算求出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即氢化钙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
91.30%
91.30%
.(设该条件下每11.2mL氢气的质量为1mg)
反思提高:
(1)上述实验在学校的实验室内,通过托盘天平等称量工具
不能
不能
(填“能”、“不能”)完成.
(2)测量小组利用电子天平,采用如下图所示方法以反应前后失去的质量来求算纯度,结果纯度的测定值偏
偏低
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大庆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4)步骤②和步骤④        (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                 

(5)检验步骤④中Na2CO3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6)加碘食盐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食盐中的碘酸钾(KIO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碘化钾(KI)变成碘(I2),化学方程式如下:

KIO3+5KI+6HCl=6KCI+3I2+3H2O

①向装有碘化钾和淀粉混合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食盐,若食盐中有碘化钾,则加入食盐后的实验现象               

②小强同学欲测定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取10g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KI的和淀粉混合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使其充分反应后,调节溶液呈中性,再向试管中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Na2S2O3),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

当加入质量分数为0.237%Na2S2O3溶液2g时,I2恰好反应完全,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盐样品是否合格(已知Na2S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4)步骤②和步骤④  (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  

(5)检验步骤④中Na2CO3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6)加碘食盐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食盐中的碘酸钾(KIO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碘化钾(KI)变成碘(I2),化学方程式如下:

KIO3+5KI+6HCl=6KCI+3I2+3H2O

①向装有碘化钾和淀粉混合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食盐,若食盐中有碘化钾,则加入食盐后的实验现象  

②小强同学欲测定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取10g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KI的和淀粉混合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使其充分反应后,调节溶液呈中性,再向试管中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Na2S2O3),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

当加入质量分数为0.237%Na2S2O3溶液2g时,I2恰好反应完全,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盐样品是否合格(已知Na2S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