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氩气Ar       ②2个硝酸根离子2N${{O}_{3}}^{-}$     ③五个铝离子5Al3+
④干冰CO2 ⑤氯酸钾KClO3  ⑥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Cl2

分析 ①根据氩气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进行分析;
②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③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④根据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⑤根据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⑥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进行分析.

解答 解:①氩气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所以氩气可以表示为Ar;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2N${{O}_{3}}^{-}$;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五个铝离子表示为5Al3+
④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⑤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
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表示为Cl2
故答案为:①Ar;
②2N${{O}_{3}}^{-}$;
③5Al3+
④CO2
⑤KClO3
⑥Cl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
AH2HCl通过饱和的Na2CO3溶液
BKNO3NaCl蒸发结晶
CNaClNa2CO3加稍过量的稀盐酸,蒸发
DKClK2SO4加稍过量Ba(NO32,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美国两位科学家通过对碘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如图下列关于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6.9g
B.碘元素与钙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I2
C.碘元素与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碘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油、酱、酱、醋等是家庭中常用的调味品.下列调味品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醋B.芝麻油C.味精D.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必须标示出能量、蛋白质、脂肪、糖类和钠的含量值. 如图为某奶制品各项含量.
(1)该奶制品每盒200mL,则每盒含蛋白质6.4g.标示物中,属于能够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3种.
(2)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填“单质”、“原子”或“元素”),儿童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佝偻病(选填“夜盲症”、“骨质酥松”或“佝偻病”)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氢氧化镍是某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一种材料.镍原子结构示意图为Ni
(1)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
(2)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Ni(OH)2,从组成上看,它属于碱(选填“氧化物”、“酸”、“碱”、“盐”),预测该物质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3)按实验方案设计的路径,寻找两物质发生反应的证据.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镍:蓝绿色微溶于水的固体
②硫酸镍溶液呈绿色
③碳酸镍:浅绿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路径步骤现象结论
反应物角度取少量氢氧化镍(新制)悬浊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硫酸,振荡①悬浊液变澄清,溶液呈绿色(或蓝绿色沉淀消失,溶液呈绿色)氢氧化镍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Ni(OH)2+H2SO4=NiSO4+2H2O
生成物角度②取上述澄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或取上述澄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Na2CO3溶液)③产生蓝绿色沉淀(或产生浅绿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涉及以下关键步骤:①连接仪器;②装药固定;③检查气密性;④加热;⑤熄灭酒精灯;⑥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⑥⑤B.③①②④⑥⑤C.①③②④⑤⑥D.③①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金属和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填元素符号).
(2)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乙>丙.
(3)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可发生反应:Cu+2AgNO3=Cu( NO32+2Ag,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
B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加入足量的铜粉
C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活性炭
D鉴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加入稀盐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