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整理实验室时,同学们发现一瓶盐酸呈黄色,老师解释说里面含有氯化铁。为测定这瓶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含量(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取20g工业盐酸加适量的水稀释后加入小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不断测量溶液的pH,得出如图所示的关系(横坐标x表示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工业盐酸呈黄色是因为含有Fe3+
B.点A时溶液中所含溶质是NaCl和FeCl3
C.当16<x≤22时的实验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D.当x =22g时,所得沉淀为19.6g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盐酸存在的条件下,不能形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只有把盐酸消耗掉之后,才会生成沉淀,从图中可知与OA段表示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水平线部分是表示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A.含Fe3+的溶液是黄色的,工业盐酸呈黄色是因为含有Fe3+,正确;B.点A时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是NaCl和FeCl3,正确;C.当16<x≤22时表示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正确;D.设当x=22g时,所得沉淀质量为x,
FeCl3+3NaOH═Fe(OH)3↓+3NaCl
120 107
22g-16g x
x=5.35g 故选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资料卡片】:
I、制备研究:下图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 。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
(3)加入较多的氯化钠的作用是 。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
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
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
④待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水,并关闭活塞;
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
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4)实验中, ,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5)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换算后质量约为0.32g),计算过碳酸钠样
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已知:Mr(2Na2CO3·3H2O2)=314,保留到0.1%
【反思】:
(6)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设计了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
通过实验二,能进一步推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请列式计算实验二中16.0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结论:16.0 g样品中已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分)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可用过氧化钡(BaO2)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备。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等。阅读下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过氧化钡还可通过反应:BaO2+CO2+H2O =BaCO3+H2O2制备过氧化氢。
过氧化钠(Na2O2)也是一种过氧化物,潜水艇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同时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稳定,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琳琳找到四种不同的固体物质,进行实验,下表记录了各种物质所具有的特征.那么哪种物质的特征更接近有机物 ( )
特性试验 | 物质A | 物质B | 物质C | 物质D |
熔点 | 高 | 低 | 高 | 低 |
是否溶于水 | 可溶 | 不溶 | 不溶 | 可溶 |
高温下 | 稳定 | 分解 | 稳定 | 稳定 |
是否导电 | 导电 | 不导电 | 不导电 | 导电 |
A. 物质A B. 物质B C. 物质C D. 物质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X、Y、Z三种金属,把X和Y分别放在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若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关于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判断正确的是
A.Y>X>Z B.X>Y>Z C.Z>X>Y D.X>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