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如红磷是由磷原子 构成的,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氩气是由氩原子构成的.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如红磷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磷原子直接构成的;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氩原子直接构成的.
故答案为:磷原子;氮分子;氩原子.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市场上销售的香肠、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使大多数微生物缺少氧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物质常用的试剂或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白醋与白酒(观察颜色)B.水与双氧水(取样,加少量二氧化锰)
C.空气与氮气(闻气味)D.食盐与蔗糖(加水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A.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B.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C.火箭新型燃料的研制D.化肥和农药的研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华和他的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曾做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先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在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火柴梗,待火柴梗将燃尽时,将其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铁丝未能燃烧.查明原因后,及时进行改正,重做实验时铁丝被点燃,但是铁丝燃烧完后,又发现集气瓶已破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小华在实验时先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第一次将铁丝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未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氧气不纯、铁丝表面有锈等;
(3)重做实验后,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的热;
(4)铁丝燃烧完后,集气瓶破裂的可能原因是集气瓶的底部未加少量的水或细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放热,产生蓝色火焰
C.红磷燃烧:红色固体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发光、放热、产生浓厚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闻气体
B.
液体的倾倒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如图所示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在箭头所指的仪器中的物质是红磷,该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是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2)在实验中瓶内起的变化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3)实验测得结果比空气中氧气实际含量偏小,可能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用少量,即液体只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量取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筒,称量取一定量的固体常用托盘天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