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20g黄铜(由铜、锌组成的合金)样品研磨成粉末,再加入1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请计算:
(1)将黄铜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图中“?”处应标注的稀硫酸质量应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13.5g 98g
【解析】(1)根据将黄铜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解答;(2)(3)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氢气的质量计算锌的质量,进一步计算铜的质量和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从而计算稀硫酸的质量。(1)将黄铜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由图可知,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设锌的质量为x,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98 2
x y 0.2g
x=6.5g
y=9.8g
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0g-6.5g=13.5g
(3)图中“?”处应标注的稀硫酸质量应为9.8g÷10%=98g
答:(2)样品中铜的质量为13.5g;(3)图中“?”处应标注的稀硫酸质量应为98g。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____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探究.
方案 | ||
现象 | 溶液变红 | 产生______________ |
结论 |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 清液中有碳酸钠 |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____________.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_________ .(填序号)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同学们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1】(1)甲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实验并不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是因为他们在加入稀盐酸前忘记了滴入②________。取用氢氧化钙时“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的目的是③________。
【继续实验】为妥善处理实验后所得到的废液,同学们将试管内的溶液A、B混入同一废液缸中,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了红褐色沉淀,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无色滤液中的离子组成产生了兴趣,进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除Cl_外,废液缸中还含有哪几种离子?
【猜想与假设】小冰:H+、Ca2+、Fe3+ 小城:Ca2+、OH_ 小美:(2)________________
上述猜想中,小冰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不需验证,理由是(3)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为得出结论,同学们设计了下图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4)________的猜想是正确的,从而得出结论。
【总结与归纳】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归纳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是与(5)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同时还可归纳出:分析反应后溶液的离子组成时,除了有时可以依据溶液的颜色外,更多时候是根据两种废液混合后产生的(6)______________来推知某些离子的有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
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C.4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
D.60℃时降温到 20℃时,KNO3 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装置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选用A装置制O2,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
(3)若选用B装置以KMnO4为原料制O2,则还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原因是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4)若选用C装置收集O2,则O2从_____端导管进入,若用D装置收集O2,则O2从_____端导管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用明矾、氯化铁等净化水。以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流程如图:
(1)已知“焙烧”阶段就是硫铁矿的燃烧,生成物是Fe2O3和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硫铁矿进行燃烧前要将其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大量排放出的SO2能形成_________,危害环境,可将含SO2的废气通入氨水中,氨水的pH______7,反应后生成的亚硫酸铵[(NH4)2SO3]在农业上可做__________肥。
(3)①流程中用30%盐酸“酸溶”焙烧后的残渣,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在“酸溶”时是否可以用硫酸代替盐酸?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____;
③若在实验室欲用38%(密度为1.18 g/ml)的盐酸配制30%的盐酸,则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__等。
(4)实际上“焙烧”阶段很难做到将硫铁矿完全反应,因“酸溶”后的混合物中有FeCl2,将其在“氧化”阶段与氯气(Cl2)反应生成FeCl3,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钙(CaO2)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是优良的供氧剂。
【资料】过氧化钙(CaO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探究一】证明某种供氧剂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
(1)取一定量该供氧剂放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水,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中,观察到____,证明该供氧剂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
(2)此供氧剂的保存方法是______。
(3)此供氧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CaCO3。为检验此供氧剂是否变质,可向其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则判断此供氧剂已变质。你是否认同上述方案,理由___。
【探究二】此类供氧剂中过氧化钙(CaO2)的含量测定
【方案一】通过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最终计算出供氧剂中过氧化钙的含量。
(1)取一定质量的供氧剂溶于水,按照图一装置进行装配。充分反应后,待量筒中液面不再变化,还要______,再读出体积。
(2)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收集气体的时机是___________。
a.导管口还没有气泡产生时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
c.导管口冒出气泡很多时
(3)用此装置测得的含量会偏大,如果将发生装置换成图二中的装置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避免此误差。
【方案二】把样品中的过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通过测定碳酸钙沉淀的质量,进而求得过氧化钙的质量。具体流程如下图:
(1)写出供氧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滴加的Na2CO3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 __________;
(3)洗涤沉淀的目的是 __________;
(4)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_____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表示已经洗净。
(5)若供氧剂的质量m=5 g, 碳酸钙质量n=5 g,请通过计算得出供氧剂中的过氧化钙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
(6)若CaCO3沉淀过滤后不洗涤,则过氧化钙的含量将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此方案排除所加试剂和操作的原因,测定的过氧化钙含量也可能偏大,原因是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 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B. 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物质形成溶液的pH:
D. 形成溶液时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无色液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试判断:
(1)写出A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B、D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请分别写出一种转化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