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在水槽中盛适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小木片上固定一只短蜡烛(普通蜡烛1cm,或者生日蜡烛2~3cm),用火柴点燃蜡烛.把集气瓶倒扣在小木块上方,并将瓶口水封.几秒钟后,蜡烛火焰熄灭,水位上升.在水下用玻片盖上集气瓶,取出,量得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
1
5
.以下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滴入2~3滴酚酞试液的目的是让溶液变红,便于观察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
B、滴入酚酞试液后,一开始溶液变红,随着蜡烛的燃烧,溶液逐渐褪色
C、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少可能是因为瓶内的氧气没有完全消耗
D、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少可能是因为随着瓶内的氧气减少,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生成了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CO等气体
分析:解题时有时要善于联想,遇到与
1
5
相比较的实验时就要考虑是否是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另外对药品的使用如酚酞,要注意分析使用环境中其他物质的存在,从而正确分析药品使用的目的.
解答:解: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要对应的生成物不是气体,而蜡烛燃烧却是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甚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实验者设计了用氢氧化钠来吸收二氧化碳的这个细节,所以酚酞的加入虽然开始可以便于观察液面的变化,但是最终目的是证明二氧化碳被吸收.而对于进入液体小于
1
5
,我们有时会考虑药品的量不足,但是本题中蜡烛熄灭了,说明蜡烛是有剩余的.所以分析时就要注意到这一点.
A、在起始阶段确实便于液面变化的观察,但是后期红色消失,所以便于观察.至于通过颜色变化证明二氧化碳被反应掉,本题的设计是空气成分测定,而不是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所以目的仅仅是便于观察.正确.
B、开始由于水中有氢氧化钠,所以显红色.后来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进入溶液从而消耗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由于生成物为碳酸钠,碳酸钠显碱性,所以依旧是红色.错误.
C、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少可能是因为瓶内的氧气没有完全消耗.由于燃烧需要氧气达到一定的浓度,所以后期蜡烛熄灭并不代表氧气被完全消耗,所以会导致进入液体体积偏小.正确.
D、其实用蜡烛或者木炭都不可能得到对应的结果,因为这个过程中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过程中会生成一氧化碳,虽然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吸收二氧化碳,但是一氧化碳却无法被吸收.正确.
故答案:B
点评:实验设计中要对各种情况考虑周全,比如蜡烛对应二氧化碳,但是却忽略一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3、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来研究CO2的性质.图中三个集气瓶都盛有用紫色石蕊染成的干燥小花.用手挤压三个集气瓶上的胶头滴管,使其中液体滴在小花上.然后再向C瓶中通往CO2.他据此得出结论:CO2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与稀醋酸一样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1)你认为他根据这组实验得出这样结论严密吗?答:
不严密
,你认为如何改进他的这组实验,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才是严密的?答:
集气瓶内是真空

(2)写出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CO2=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6、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结束时量得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1)请指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B:
集气瓶
集气瓶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实验结束时先撤
移出导管
移出导管
后撤
酒精灯
酒精灯
,否则会引起
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明仪器的名称①是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指出图中装置的错误
D装置中导气管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D装置中导气管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3)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掉C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C中浓H2SO4的作用是
干燥CO2
干燥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