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就可以看到反应的发生.
【观察与讨论2】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乙同学在观察都气泡产生后,也将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CaCl2(写化学式,下同),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NaCl.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钠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Ca(OH)2、CaCl2、NaCl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氯化氢、氯化钙、氯化钠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
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红.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铁钉,有气体生成.
【结论与反思】猜想3(填“1”、“2”、“3”)正确.
【表达与交流】
(1)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使该废液变为中性的方法是向废液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钙粉末.
(2)写出乙同学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分析 【观察与讨论1】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则溶液为红色,如果红色消失,则说明反应;
【观察与讨论2】无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形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
无论碳酸钠和稀盐酸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猜想与假设】如果物质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时,废液中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钠;
如果稀盐酸过量时,废液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钠和氯化氢;
如果稀盐酸不足,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氯化钙和氯化钠;
【结论与反思】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废液中溶质的组合情况;
【表达与交流】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并除去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解答 解:【观察与讨论1】
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而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显示无色;酚酞溶液可鉴别碱是否被中和;
故答案为: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观察与讨论2】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钙,化学式是CaCl2
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
故答案为:CaCl2;NaCl.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含有CaCl2、NaCl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Ca(OH)2、CaCl2、NaCl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CaCl2、NaCl、HCl.
故填:Ca(OH)2、CaCl2、NaCl;
【活动与探究】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没有氢氧化钙.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铁钉,有气体生成,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盐酸;
【结论与反思】
由以上分析可知,猜想3正确.
故填:3.
【表达与交流】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使该废液变为中性可向废液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钙粉末;
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故答案为:向废液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钙粉末;Fe+2HCl═FeCl2+H2↑.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成的.
(1)黑火药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答:混合物;
(2)黑火药中共含有几种元素?分别写出这些元素的名称.五种,碳、硫、钾、氮、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关于空气的组成的各种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多种气体与液体、固体组成的复杂物质
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占21%
C.空气的成分中除了氮气、氧气外,最多的是稀有气体
D.林区空气比城市空气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白烟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硫B.氧化镁C.五氧化二磷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数字化实验”丰富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它可将实验过程中某些因素(酸碱性、气压等)的变化以数据、图象的形式呈现出来.请回答:
Ⅰ.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
①图1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变为红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乙试管的作用是对照;
②由图2坐标图中的曲线可知,烧杯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变强(填“强”或“弱”).
Ⅱ.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
③如图3所示,用注射器在蜡烛外焰部位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若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反应生成了水.
④如图4所示,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同时监测容器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坐标图所示,曲线b、c(选填“a”、“b”、“c”)能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Ⅱ.比较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度
⑤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
图5中,乙试管中稀盐酸的浓度C%应为10%;
较之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更为剧烈,原因是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
⑥按图6所示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c、d(选填a~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家长带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了爆炸.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的成分::
【猜想】(1)只有CO;(2)只有CH4;(3)含可燃性气体CO和CH4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可以除去水蒸气.
                     ②甲烷不具有还原性,不能与氧化铜固体反应.
                     ③无水硫酸铜粉末为白色,遇水变蓝,可用于检验水蒸气的存在.
【收集气体】用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将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塑料瓶倒转,使瓶内水倒完,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
【实验探究1】如图所示进行试验
【试验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uO$\frac{\underline{\;\;△\;\;}}{\;}$Cu+CO2
【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1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
              因为猜想3也有相同的现象.
【试验探究2】通过讨论,甲、乙同学决定继续进行实验,探究下水道中可燃性气体,将塑料瓶中的气体干燥后点燃.
 步骤 现象 结论
 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烧杯内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无水硫酸铜
变蓝
 证明有水生成
 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试验结论】结合上述实验探究1、2的结果,可得出猜想3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
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C.1个尼古丁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化学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燃烧就是我们人类最早应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就发掘出50多万年前北京人使用火的痕迹.
(1)北京猿人使用自然火时,需要不断地向火焰中添加木柴和兽骨,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木柴和兽骨”是可燃物.到了三万多年前,山顶洞人就会“钻木取火”,他们用动物的绒毛用力摩擦木柴的目的是摩擦生热,温度升高,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随着人类对燃烧认识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如火箭升空.现代火箭加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2H8N2),燃烧后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气,写出此化学反应的方程式:C2H8N2+4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4H2O+N2
(3)当然我们也要学会控制火,否则就会发生危险.在家中若发现天然气泄漏并在小范围内被引燃,可采取哪些简单办法熄灭火焰?关闭阀门、用湿布盖灭.(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工业上常利用电石制乙炔气体(C2H2)时产生的灰浆和残渣制备化工原料KClO3和超细CaCO3
(1)电石制乙炔气体(C2H2)时产生灰浆和残渣的过程如下:电石(CaC2)$\stackrel{水}{→}$灰浆$\stackrel{露置于空气}{→}$残渣
其中电石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残渣中主要成分是Ca(OH)2和CaCO3
Ⅰ.制备KClO3的流程如图:

(2)向灰浆浊液中通入Cl2,得到Ca(ClO32、CaCl2溶液.反应中Ca(ClO32与CaCl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和5.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
(3)有关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Ca(ClO32CaCl2KClO3KCl
溶解度/g209.074.57.334.2
上述流程中加入KCl粉末,KCl与Ca(ClO32(填化学式)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得到KClO3晶体.你认为能得到KClO3晶体的原因是KClO3在常温下溶解度较小.
(4)洗涤时,可选用下列洗涤剂BC(填字母编号).
A.KCl饱和溶液       B.冰水       C.饱和KClO3溶液
Ⅱ.制备超细CaCO3的流程如下(注:加入NH4Cl溶液的目的是溶解残渣中的难溶盐):

(5)向CaCl2溶液中通入两种气体,生成超细CaCO3的化学方程式CaCl2+2NH3+CO2+H2O=CaCO3↓+2NH4Cl.检验CaCO3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硝酸银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没有洗干净,反之以洗干净.
(6)流程中溶液A可循环使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