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7?兰州)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uO Cu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B FeCl3溶液 CuCl2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CO2气体 HCl气体 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D KOH溶液 K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A中,氧化铜和杂质铜与盐酸都不反应,因此错误;B中,杂质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氯化亚铁是新杂质;C中,CO2气体和HCl气体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不可以;D中,杂质碳酸钾与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钾,过滤即可.
解答:解:A、氧化铜和杂质铜与盐酸都不反应,因此错误,故选项错误;
B、杂质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氯化亚铁是新杂质,故选项错误;
C、CO2气体和HCl气体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不可以,故选项错误;
D、杂质碳酸钾与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钾,过滤即可,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从而突破难点,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兰州)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3  3  50  2
 反应后质量/g  6.2  11.7  18.4  待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兰州)新华网3月22日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南极冰山融化的速度加快,温度的升高已经开始深深影响到南极的冰山形状.”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已势在必行.
(1)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醚(C2H4)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6H2═C2H4+4H2O
2CO2+6H2═C2H4+4H2O

(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③
①③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兰州)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
用.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配料 氯化钠、碘酸钾(KIO3
含碘量 (20mg~30mg)/kg食盐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 避光、避热、密封、防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不稳定,易分解
不稳定,易分解

(2)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9:127:48
39:127:48

(3)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
(4)计算lkg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多少克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038

(2007,兰州,33)新华网322日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南极冰山融化的速度加快,温度的升高已经开始深深影响到南极的冰山形状.”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已势在必行.

(1)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缓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013

(2007,兰州)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