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后残余清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提出了下列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 SO4+SO2+2H2O
【实验设计】甲方案:将残余清液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BaSO4质量.
乙方案:将残余清液与足量锌粒反应,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
【分析交流】
(1)铜与浓硫酸反应中即使铜过量也不能将硫酸完全反应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下降变成稀硫酸,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2)甲方案是否可行?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残余清液中的硫酸铜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实验探究】
(3)小王同学选用图2中的部分实验装置进行了乙方案的实验:

①你认为图1中最简易的装置及其连接顺序是:A→C→D;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过一会儿后残余清液
就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其原因是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使瓶中压强增大;
③某学生想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应选择图2中的集气装置B(填“A”或“B”).
(4)小张同学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了乙方案的实验:
①连接仪器,检查此装置气密性.下列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A(填序号);
A.连接仪器后,向水准管中注水,直至左右两边管内形成稳定高度差.
B.向水准管内注水,连接好左侧装置,抬高水准管,左右两边液面始终相平.
②实验中残余清液与锌粒混合后的现象是锌粒逐渐溶解、生成红色固体,溶液逐渐由蓝色变成无色
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③反应完毕后,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体积不变.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气体在冷却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④若实验中测得残余清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下列可能的原因是c.
a.装置漏气
b.读取数据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未待冷却就读取量气管读数.

分析 (1)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硫酸的浓度越来越小;
(2)硫酸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铜都能够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3)不同的实验装置,功能不同;
气体压强随着气体分子的增多而增大;
(4)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温度越低,气体体积越小;
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 解:(1)铜与浓硫酸反应中即使铜过量也不能将硫酸完全反应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下降变成稀硫酸,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故填: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下降变成稀硫酸,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2)甲方案不可行,这是因为残余清液中的硫酸铜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故填:不可行;残余清液中的硫酸铜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3)①图1中最简易的装置及其连接顺序是A→C→D,A中产生的气体排入C中,C中排入D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
故填:A→C→D.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过一会儿后残余清液就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其原因是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使瓶中压强增大.
故填: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使瓶中压强增大.
③某学生想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应选择图2中的集气装置B.
故选:B.
(4)①A.连接仪器后,向水准管中注水,直至左右两边管内形成稳定高度差,说明装置不漏气;
B.向水准管内注水,连接好左侧装置,抬高水准管,左右两边液面始终相平,说明装置漏气.
故选:A.
②实验中残余清液与锌粒混合后,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过程中的现象是锌粒逐渐溶解、生成红色固体、溶液逐渐由蓝色变成无色、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故填:生成红色固体,溶液逐渐由蓝色变成无色.
③反应完毕后,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气体在冷却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故填:气体在冷却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④a.装置漏气时,会导致收集的气体偏少,从而导致计算出的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读取数据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导致气体体积偏小,从而导致计算出的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未待冷却就读取量气管读数,导致气体体积偏大,从而导致计算出的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故选:c.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提示:SO2和NaOH的反应与CO2相似,SO2对应的酸是亚硫酸(H2SO3))

(1)如图,在吸收塔中,常把饱和的NaOH溶液喷成雾状以能充分吸收SO2,其原理是增大接触面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2)在沉淀室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其中生产的不溶物质是CaSO3(填化学式).
(3)氧化室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CaSO3+O2=2CaSO4
(4)为了节约成本,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填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B.燃烧匙中盛放过量的红磷
C.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5:1
D.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厨房也是一个化学世界,包含了很多的化学物质,请根据以下问题回答
(1)我们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多吃蔬菜有益人体健康,可避免人患上败血症等病症,这是因为蔬菜富含维生素C.
(2)“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填“常量”或“微量”);食用强化铁酱油可预防贫血;
(3)餐具清洁精能洗涤餐具,是因为其对油污有乳化作用,“炉灶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该清洁剂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原因是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4)为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制作时应在发酵变酸的面团中加入纯碱或小苏打,小苏打的化学式是NaHCO3
(5)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用符号表示)Na+,Cl-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下同)CH4,天然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CO而引起煤气中毒,所以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B(填序号).
A、防止生成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B、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3)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H2S).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填字母),若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a(填“a”或“b”)端通入.为了防止中毒和污染空气,多余的硫化氢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2NaOH=Na2S+2H2O(氢硫酸跟稀盐酸一样,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儿童缺锌会患智力低下;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向某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盐酸没有气泡则未变质;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C.用洗洁精乳化试管壁上的油脂;使用新能源,能减少酸雨产生
D.用铁质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吹灭蜡烛的原理是降低了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晓彤同学测定该药品中NaHCO3含量的过程如下:取10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50g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时(已知药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形成NaCl的不饱和溶液,共消耗稀盐酸11.5g,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3g.请计算:
(1)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用化学用语表示:
(1)锌元素Zn;         (2)2个铵根离子2NH4+
(3)二氧化硅SiO2;         (4)人体缺少I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物质除杂试剂操作方法
ACO(CO2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K2CO3(KCl)稀盐酸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FeSO4 (CuSO4锌粉加入足量锌粉并过滤
DZn(Fe)稀硫酸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