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制取氧气.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
 

(4)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5)硫在氧气中燃烧.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7)磷在氧气中燃烧.
 

(8)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
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2KCl+3O2↑.
(3)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  
.
 
K2MnO4+MnO2+O2↑.
(4)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点燃 
.
 
CO2
(5)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点燃 
.
 
SO2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反应条件是点燃,所以方程式是:3Fe+2O2
 点燃 
.
 
Fe3O4
(7)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
 
2P2O5
(8)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点燃 
.
 
2H2O.
故答案为:(1)2H2O2
 MnO2 
.
 
2H2O+O2↑.(2)2KClO3
MnO2
.
2KCl+3O2↑.(3)2KMnO4
  △  
.
 
K2MnO4+MnO2+O2↑.(4)C+O2
 点燃 
.
 
CO2
(5)S+O2
 点燃 
.
 
SO2(6)3Fe+2O2
 点燃 
.
 
Fe3O4(7)4P+5O2
 点燃 
.
 
2P2O5(8)2H2+O2
 点燃 
.
 
2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解反应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现有20℃含100g水的澄清Ca(OH)2饱和溶液,若把该溶液用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仍饱和
D、溶液质量分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滴水中约有1023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具有
 
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
 
    D是
 
    G是
 

(3)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①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芳芳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芳芳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中称取生铁样品5.8g放入烧杯中,然后再加入50g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5.6g(已知该反应中稀硫酸足量,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生成物中硫酸亚铁( FeSO4)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请你列举出一些由分子、原子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t℃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a
 
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
 
法提纯a;
(3)a、b都属于
 
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4)在
 
℃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物质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中学实验室模拟工厂治污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方排出含2%HCl,密度为1.03g/mL的废水,另一方排出含4%NaOH,密度也为1.03g/mL的废水,然后在池中相混,充分反应后再排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某时刻测得处理后的废水pH为8,为使处理后的废水成为中性,此时控制含NaOH废水的阀门应调
 
(“大”或“小”)些.
(2)当处理后的废水pH约为7时,如果含HCl的废水流量为7.3mL/s,则含NaOH的废水流量约为
 
m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