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溶解度不变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仍为饱和溶液D.溶质的质量变小

分析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液能继续溶解氯化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据此结合溶液组成的变化、溶质质量分数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液能继续溶解氯化钙,但由于温度不变,则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液能继续溶解氯化钙,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特征与转化、溶质质量分数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用锌和稀硫酸(H2SO4)反应制取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若要制取3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多少?同时得到硫酸锌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
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④①②⑥⑤③;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浮于水面
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①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③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①(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原因是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③(填序号,下同)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①②,因为二氧化碳和水都不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金属元素,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示例: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你知道两个“金属之最”吗?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是铝;②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
③用元素符号表示:体温表中的银白色金属是Hg,暖水瓶内胆镀金属是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发现问题1】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的明亮程度不一样,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与假设1】猜想①:蜡烛中可燃物成分不一样;
猜想②:蜡烛烛心棉线长短不同.
【发现问题2】同学们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现蜡烛熄灭后,回流到集气瓶中的水远小于瓶容积的$\frac{1}{5}$.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与假设2】猜想①:蜡烛燃烧产生CO2气体;
猜想②:装置漏气;
猜想③:没有冷却至室温.
【实验验证】将蜡烛点燃后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瓶中的氧气含量.数据如图1.
【得出结论】此实验中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降低了5.18%.
【拓展探究】
(1)某同学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密闭条件下足量红磷燃烧时氧气的含量变化,如图2,在110秒时氧气的含量有所上升,接着再慢慢下降,最终维持在8.85%左右.请你试着解释图象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得氧气体积膨胀;
②装置漏气,空气进入装置.
你对氧气含量最终维持在 8.85%左右是怎么理解的?当装置的氧气含量低到8.85%时,红磷就不能继续燃烧而熄灭,所以氧气的含量最终维持在8.85%左右.
(2)图3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持下来.图4、图5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①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燃烧放热,压强增大.
②p=0.79p0,p′=p0,请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压强减小;由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都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装置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则:
(1)该原子有4个电子层,X的值为20
(2)该元素属于金属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原子在化学反应时易失(得或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填阴或阳)离子符号为Ca2+
(3)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C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Cl与图C的原子组成的物质氯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将实验测得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201222
反应后质量/g022待测
(1)该反应的类型是化合反应;
(2)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2 g
(4)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微粒中,显示电中性的是(  )
A.质子B.原子核C.中子D.核外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把7g含杂质的锌片(杂质不与酸反应)放在1009足量的稀硫酸里(Zn+H2SO4=ZnSO4+H2↑),反应停止后,所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06.8g.问:
(1)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是多少?
(2)锌片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