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自然界的水会混有各种杂质,活性炭在净化水中起到吸附作用.
(2)水在化学实验中有着重要作用,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Ⅰ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实验Ⅱ电解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实验Ⅲ一段时间后观察:B中铁丝依然光亮,C中铁丝表面灰暗,D中铁丝部分光亮.B、C对比说明铁生锈与水接触有关;C、D对比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3)水是很好的溶剂.图1是a、b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回答:

①30℃,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0g,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28.6%(保留一位小数).
②如图2所示,试管1、2中分别盛有20℃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底部有等质量的a、b固体剩余,向烧杯中加入冰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D(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析出的固体不含水)
A.试管2底部的固体减少
B.a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a溶液中溶剂质量小于b溶液中溶剂质量
D.变化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 根据已有的水净化中物质的作用、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进行分析解答,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据此解答.

解答 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
(2)加热水沸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B中铁丝不与是接触,C中铁丝与水接触,说明铁生锈需要有水;C中通入的是氧气,而D中与空气接触,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低于通入的氧气的浓度,说明铁生锈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填:水,氧气的浓度;
(3)①据图可以看出,30℃,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0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40g}{100g+40g}×100%$≈28.6%,故填:40,28.6%;
②向烧杯中加入冰块,则溶液的温度降低
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会继续溶解,故试管2底部的固体减少,正确;
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会析出固体,a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错误;
C、20℃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溶解度相等,故溶剂的质量相等,降温的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错误;
D、b继续溶解,a析出固体,故变化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正确;
故填:A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以及铁的锈蚀条件的探究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宜多饮碳酸型饮料,因为其中溶有较多的CO2气体,该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该酸的化学式是H2CO3,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向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的烧碱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所发生的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l+NaOH=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人在医院做过化验后检验结果为“缺铁性贫血”这里“缺铁”是指缺(  )
A.铁元素B.铁分子C.铁原子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口中的(  )
A.牛奶B.黄瓜C.炒鸡蛋D.炸鸡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一种病叫做缺铁性贫血症,这里缺铁指的是缺(  )
A.铁单质B.铁元素C.三氧化二铁D.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
A.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B.使用太阳能沐浴器
C.使用煤做燃料D.使用氟利昂做冰箱制冷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雾霾天气会对肺脏造成损伤,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达到清肺、养肺的功效.下列食物中,最有利于应对雾霾天气的是(  )
A.面包B.青枣C.冰棍D.鲜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控制变量”是进行对比实验的重要手段.某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含有对比思想的化学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Ⅰ的目的,主要对比出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的着火点不同.
(2)现取实验Ⅱ现象明显后瓶①、瓶②中的液体做试样,充分加热,然后分别向其中滴加足量盐酸,观察到②(选填①或②)瓶的试样中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实验Ⅲ的烧杯B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A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当烧杯A中液体换成足量浓盐酸,且烧杯B中液体换成滴有少量石灰水的酚酞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红色变成无色,此时引起溶液颜色改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