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占空气体积78%的是 (1) 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2) ;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 (3)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有 (4)

【答案】(1)N2 (2) CO2 (3) 稀有气体 (4) O2 (写名称也可以)

【解析】

试题分析:(1)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2)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3)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稀有气体,因为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各种有色的光;(4)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

(4)t3时,将25gC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C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活中的垃圾应分类回收

B. 正在推广普及的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C.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等

D. 将地沟油和潲水油回收利用来炒菜,以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根据下列提示简要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图1可知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它的硬度;

(3)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用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其应用的分离方法在化学上称为 ___________。

自来水厂主要通过

吸附沉淀(用明矾) 投药消毒(用漂白粉等) 静置沉淀 过滤等对自然水进行净化,其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__________(填序号);

(4)小明在学习钢铁的锈蚀的时候发现教科书上有这样的话: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发生一些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是氧化铁()。小明很纳闷如果生成氧化铁,氢元素去哪儿了?后查找资料发现铁锈习惯上用表示,因为很复杂初中化学简单的用氧化铁来表示铁锈的主要成分。现通过检测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14则x=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三个集气瓶,分别充满空气、氮气、氧气,用下列方法能最简单加以鉴别的是

A. 测密度 B. 带火星的木条 C. 燃着的木条 D. 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有①连接仪器;②装入药品;③固定在铁架台并加热;④收集气体;⑤检查装置气密性;⑥停止加热;⑦移去水中导管。下列操作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②③④⑥⑦ B.⑤①②③④⑦⑥

C.⑤①②③④⑥⑦ D.①⑤②③④⑦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现在请你在实验室中探究气体有关性质,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要证实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这属于二氧化碳的 (填物理化学)性质。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该方案的操作方法和有关的现象:

(2)实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在点燃氢气以前,必须先 ,以防止 。点燃氢气后,纯净的氢气安静的燃烧,产生 火焰。

(3)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此反应 (填吸收释放)能量,由此氢气可以作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煤气燃烧 C、美酒飘香 D、铁锅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