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如图所示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予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B.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形成阳离子
C.该元素形成的硝酸盐是MgNO3
D.镁原子核内有l 2个质子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中,左上角的数字数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原子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镁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正确;
C、镁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化合价为+2价,硝酸是-14,该元素形成的硝酸盐是Mg(NO32,错误;
D、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12,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物质组成将以下七种物质分类:
O2、CO2、N2、CO、SO2、KClO3、KMnO4中选出部分物质归为一类:
(1)选出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O2、N2或CO2、CO、SO2、KClO3、KMnO4
(2)分类的依据是都属于单质或都属于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固体氢氧化钠盛放在烧杯内称量其质量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防止液体洒到手上,可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再倾倒液体
C.测定溶液pH时,可以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
D.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现有一份赤铁矿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善洁同学要测定其纯度.称取一定量的该样品,向样品中加入19.6%的稀硫酸溶液,固体样品的质量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列出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frac{160}{x}=\frac{294}{29.4g}$;
(3)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的上述稀硫酸,需加入水的体积为120mL;
(4)若在恰好完全反应时即停止加入稀硫酸,向最终所得的溶液中加入34g水,则最终所得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最简比为4:15;
(5)用200t该矿石可制得含杂质的铁的质量是11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公共场所的环境要靠我们一起来维护.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D.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共同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里可以用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请对如何防治温室效应,写出两点措施: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②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除去铜屑中的少量铁屑,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1)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Fe+CuSO4═Cu+FeSO4,②Fe+H2SO4=FeSO4+H2↑.
(2)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你选择的是②,理由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覆盖在铁的表面,有可能反应进行的不彻底,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是易溶于水的物质,反应进行的彻底;
(3)你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写出你的做法:用磁铁吸引(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日常生活用水需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下列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B.静置沉淀
C.活性炭吸附D.将氯气通入水中杀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