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汽车在发生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会瞬间弹出,在0.01秒内引发下列化学反应:2NaN3 + NH4NO3 3X↑ + 2Na + N2O↑ +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O2 B.NO C.N2 D.NaOH

【答案】C

【解析】反应前钠原子的个数是2个,反应后是2个;

反应前氮原子的个数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3X中;

反应前氢原子的个数是4个,反应后是4个;

反应前氧原子的个数是3个,反应后是3个;

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氮原子,是氮气,化学式是N2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 BCO2 CO2 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绿色青奥会”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经初步分析: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2Fe+3CO2,请写出反应器中产生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________.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假设二:只含有________.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当看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________,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

假设三成立

化学方法

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假设三成立

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时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盛有49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1)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置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药品,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只写一步即可).

(2)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Cl2、NaOH、H2SO4 B.KNO3、NaCl、CuSO4

C.HCl、Na2CO3、K2SO4 D.KMnO4、Na2SO4、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CO还原Fe2O3的实验装置.

(1)指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铁变为单质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C.海水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钠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符号是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在蒸馏烧瓶内加适量石灰石和稀盐酸,经检验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时,将一气球紧套在瓶口,气球逐渐胀大.然后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中NaOH溶液注入烧瓶并振荡,气球迅速缩小并被吸入烧瓶内.

(1)检验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球被吸入烧瓶是由于NaOH溶液与瓶内气体反应,使瓶内气压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