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动植物的呼吸③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④汽车尾气的排放⑤燃放鞭炮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②④⑥B、②③
C、②⑤⑥D、②⑥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①煤的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②动植物的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不会污染空气;③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空气;④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⑤燃放烟花爆竹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等;⑥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不会污染空气.
解答:解:①煤的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②动植物的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不会污染空气;③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空气;④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⑤燃放烟花爆竹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等;⑥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不会污染空气.所以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②⑥.
故选D.
点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也是中考常考内容,考查时经常结合最近的时事新闻或政策法规进行考查,题目难度一般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的溶液是无色的.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1).过几分钟,同学们看到了小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
于是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A烧杯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变红,与B烧杯无关;
猜想二:大桡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猜想三:
 

同学们根据猜想做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现    象结论或解释
①另取一只洁净的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单独罩在上述大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

 

猜想一不成立
猜想二不成立
②取上述酚酞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里滴加浓氨水.
 

猜想三成立
同学们通过实验后讨论,获得共识,认为猜想三成立.同时还得出了有关分子特性的结论:
 

某同学将以上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滤纸条A、B、C三处滴有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口棉花团上滴有浓氨水,过一会儿你会逐渐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A+B=C+D反应中,56g的A与73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的C,则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  )
A、129gB、2g
C、17g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着炼锡(Sn)方法:SnO2+2C
高温
Sn+2CO↑,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SnO2
B、C
C、Sn
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C、三种粒子均不显电性
D、三种粒子都能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煤燃烧B、食物腐败
C、光合作用D、水电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食盐和蔗糖
D、泥沙和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W、Q均为含氮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将发生如下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X→W+O2
②Z+Y+NaOH→H2O+W    
③Y+SO2→Z+SO3
④Q+Y→Z+H2
⑤X+Cu+H2SO4→Cu2++Y+SO42-
这五种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A、XYZWQ
B、XZYQW
C、XYWZQ
D、WXZQ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锌--ZnO2
B、氯化氢--ClH
C、氢氧化钾--KOH
D、硫酸铝--Al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