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遇事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如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夜于两支试管中,按下表探究.
方案
现象溶液变红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清液在有氢氧化钠清液中有碳酸钠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夜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夜,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防止影响对NaOH的检验.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AC.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分析 【实验探究】
根据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反思交流】为了使碳酸钠完全反应,应该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拓展应用】考虑碳酸钠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使用氯化钙时能够带入新杂质--氯化钠.

解答 解:【实验探究】
(1)按如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为酒精燃烧时只有氧气参加,因此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合理.故填:合理.
(2)白色沉淀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O.
(3)①取烧杯上层清夜于两支试管中,其中一只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清液中有碳酸钠.故填:白色沉淀.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夜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防止影响对NaOH的检验.故填:除去碳酸钠,防止影响对NaOH的检验.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不能选择氯化钙溶液,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使用氯化钙时能够带入新杂质--氯化钠.故填:AC.
故答案为:
【实验探究】(1)合理.(2)CaCO3+2HCl=CaCl2+CO2↑+H2O.(3)①白色沉淀②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除去碳酸钠,防止影响对NaOH的检验.
【拓展应用】AC.

点评 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有种元素化合价不变B.方框内生成的微粒构成单质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发生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氧气加压后可变为液体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把西瓜榨成汁B.给自行车瘪胎打气
C.把铁丝弯曲成衣架D.铁锅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现有以下如图1常见化学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选用的药品是高锰酸钾(或KMnO4),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A(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2SO4+Ca(OH)2$\frac{\underline{\;\;△\;\;}}{\;}$CaSO4+2H2O+2NH3↑.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C(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填序号).(2分)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金属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的产品纯碱和副产品氯化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碳酸钠(填名称),其溶液的pH>7(填“>”、“<”或“=”).NH3溶于水会得到氨水,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溶液呈红色.
(2)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结晶、过滤.
(4)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B.瓷碗破碎C.冰块融化D.铁丝弯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