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B

CO有毒,而CO2无毒

分子构成不同

C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原子间隔变大

D

湿衣服晾干

分子不断运动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A、稀硫酸和稀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因为它们都含氢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B、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

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

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________ ,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________ .

镁片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剧烈;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汞强;铁(Fe);氯化亚铁溶液 【解析】 镁的活动性远远大于铁故反应的剧烈程度明显不同,铜能置换出出汞,说明铜的活泼性大于汞,实验①②能说明活动性顺序是镁大于铁,铜大于汞,但不能验证铜铁的活动性故设计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世界上每年都有将近总产量十分之一的钢铁锈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分别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进行实验一时,老师指导同学们先向迅速冷却后的沸水中,放入一截打磨光亮的略长于铁钉的镁带,几分钟后再放入铁钉。镁带的作用是_____。

(2)大多数同学都观察到了实验一、实验二中铁钉无锈,实验三中铁钉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某同学却发现本组实验二中的铁钉表面出现了少量铁锈,经仔细检查后发现胶塞已塞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工业上用锈蚀的废旧铁制品可以回炉炼铁,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生活中人们对废旧金属合理的处理方法通常有_____(写一种)。

除去水中的氧气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石灰的量不足(或生石灰已失效,铁钉与生石灰直接接触,合理即可)Fe2O3+3CO 2Fe+3CO2卖给废品回收站等(合理即可) 【解析】 (1)镁比铁活泼,故放入镁带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氧气;(2)实验1中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实验2中的铁钉没有与水接触,实验3中的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氧气接触,实验3中的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当生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回收三项测试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考题: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两瓶白色固体)用剩的药品。他们对其中的一瓶药品是否纯净产生质疑,对其成分展开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白色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白色固体为氯化钠;

猜想三:白色固体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设计与实验)取少最固体药品,装入试管,加蒸馏水溶解,进行如图实验:

 

(讨论与交流)

(1)实验一①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你的理由是②___。

(2)实验二中向样品溶液滴加足量稀硝酸后③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你的理由是④______。

(3)加入稀硝酸并且至过量的目的是⑤____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仔细讨论,最终确定猜想三成立。

(归纳与总结)同学们根据实验结论领悟到:在选加试剂检验物质成分时;既要考虑⑥______,又要防止⑦______。

不能碳酸钠水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先跟少量的稀盐酸反应,稀盐酸被耗尽,碳酸钠没有与稀盐酸反应,无法鉴别碳酸钠的有无不能碳酸钠与稀硝酸反应,氯化钠与稀硝酸不反应,加入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只能验证碳酸钠存在,无法判断氯化钠是否存在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并验证碳酸钠是否存在除尽原有的干扰物质引入新的干扰物质 【解析】 【解析】 【讨论与交流】(1)加入的盐酸是少量的,碳酸钠中的氢氧化钠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氧化镁和碳酸镁的混合物12.4g,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  )

A. 2.2g B. 4.4g C. 3.3g D. 1.1g

B 【解析】 【解析】 设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为m,则碳酸镁的质量为:12.4g-m;设氧化镁消耗的氯化氢的质量为x,碳酸镁消耗的氯化氢的质量为y, MgO+2HCl=MgCl2+H2O 40 73 m x x=,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73 12.4g-m y y=, +=100g×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 氢气还原氧化铜:紫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C. 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D. 大理石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固体减少至消失

C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错误;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黑色固体变为红色,错误;C、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正确;D、大理石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固体减少,不会消失,因为还有不与盐酸反应的杂质,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探究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实验如下图:

(1)图一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并产生白烟,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图二观察到________,说明可燃物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还需要有氧气存在才能燃烧.

温度达到着火点 水中的白磷燃烧了 【解析】 (1) 甲图铜片上白磷、红磷与都可燃,都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且温度相同,但是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图二观察到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还需要有氧气存在才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 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

C. 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D. 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

C 【解析】 A、大量使用天然气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低碳理念,故A错误;B、化石燃料的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风能属于绿色能源,故C正确;D、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注意: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________ 。

(2)盛有药品的试管口应________ 。

(3)在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________ 。

(4)收集气体时,应待气泡________ 时再收集。

(5)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__ 。

装置气密性略向下倾斜外焰连续而均匀冒出将导管移出水面 【解析】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以防生成的气体外逸;(2)盛有药品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3)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4)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刚开始冒出气泡就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5)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水倒流炸裂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