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第17届国际制博会在哈尔滨开幕,展品品类多样.
(1)展品机械手引入驻足,制造机械手使用的锰钢属于金属材料;主要是利用其AB等性能;
         A.韧性好             B.硬度大           C.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黄铁矿是铁矿石的一种,其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与 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另一种是大气污染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8SO2,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是-1.+4.
(2)展出的一款特殊的保暖衣充电后,最高可以自动升温到45℃,特别适合东北高寒地区冬季户外工作人群.此款充电保暖衣在穿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 (1)锰钢是铁的一种合金及锰钢的特性解答;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2)根据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解答.

解答 解:
(1)锰钢是铁的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主要是利用其韧性好、硬度大 等特性;
二硫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与 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另一种是大气污染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8SO2;设反应前硫元素化合价为x,
则+2+2x=0,x=-1,
设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为y,
则y+(-2)×2=0,y=+4,
(2)展出的一款特殊的保暖衣充电后,最高可以自动升温到45℃,特别适合东北高寒地区冬季户外工作人群.此款充电保暖衣在穿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
(1)金属;AB;
4FeS2+11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8SO2;-1、+4;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转化为内能,

点评 此题是对实际污染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干中的信息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今年4月,互联网疯传塑料造大米事件,不少媒体相继辟谣,所谓的“塑料大米”其实是再生塑料颗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塑料颗粒都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包装袋
B.塑料和大米的化学组成不同,可通过碘水或碘酒鉴别
C.用化工原料合成大米,得不偿失,将塑料做成颗粒是为了方便储存、运输
D.塑料颗粒和大米分别用水泡,塑料颗粒会浮起来,大米会沉下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质量、体积非常小
B.金秋十月,我们在校园里能闻到桂花香味--分子不停地运动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D.电解水和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前者分子本身不变,后者分子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明矾净水
B.
铁钉部分浸没在食盐水中
C.
探究燃烧的条件
D.
甲醛溶液浸泡动物标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
A食醋有酸味醋酸分子有酸味
B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溶液中存在不断运动的氯化氢分子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两种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不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A、B、C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后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则A、B、C三种溶液一次是(  )
A.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B.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C.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盐酸、硫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等质量的金属Fe、Mg、Al分别与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在x处的质量为0.2gB.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象
C.反应时,Fe、Mg、Al可能均过量D.在x处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7
(填“>”、“=”或“<”)
猜想一不成立
②设计实验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固体产生气泡猜想三: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
注意:若答对【拓展探究】题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
(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
猜想三:可能是NaCl和HCl.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色猜想一不成立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猜想三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