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选用C装置收集满氧气后,如何防止水倒吸?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
 

(4)若选用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简述判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
 

(5)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序号).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
 
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
 
端通入.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短管进入,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短管进入,因为甲烷的密度比水小.
解答:解:(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B;2H2O2
 MnO2 
.
 
2H2O+O2↑;(合理即可)
(2)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5)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短管进入,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短管进入,因为甲烷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A;b;b;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验满方法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肥对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菠菜、小油菜等绿叶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应该适当施加氮肥,其作用是
 
,在北方秋季种植冬储蔬菜时,由于气温较低还需要施加适量的
 
肥,若想同时提供这两种营养元素,可以选用一种复合肥,这种复合肥的化学式为
 

(2)化肥在施用过程中可能引起水体污染,请你谈谈水体污染的危害
 
.(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方便.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
 

(2)与传统汽车相比,太阳能汽车低碳环保,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制造太阳能汽车所用的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用合金制作的是(填字母)
 

a.钢铁外壳        b.玻璃车窗      c.橡胶轮胎        d.真皮座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片、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铜溶液、稀盐酸中的一种,B的pH大于7.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连线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为
 
 
(填化学式).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水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钙固体
B、用石蕊溶液鉴别CO2气体和CO气体
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间的关系绘制出如图.对该图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Oa段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向d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C、c点与d点的pH相等
D、d点溶液中只有硫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硫酸铜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硫酸铜的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2)葡萄糖常在输液中使用,为病人提供能量,其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

(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Y是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二个氢原子:H2
B、三个水分子:3H2O
C、二个钙离子:2Ca+2
D、四个铵根离子:4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